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渔娘》阅读理解题及参考答案

(2021-10-05 06:17:01)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2022届广东省高三复习摸底测试卷语文(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渔娘

侯发山

老爹死后,渔娘就守着老爹的两孔窑洞,留了下来。她说,她已经跟母亲有了解不开的缘分,她要在这儿终老一生,陪伴母亲。她说的“母亲”指的是黄河。

河长,也就是镇里的苟书记,不忍心她一个大姑娘家跟风浪作伴,说在县城给她找个工作,她拒绝了。苟书记让她放心,说她走后,镇里会安排其他人接替她。她还是没有答应。她说,我跟老爹一样,喜欢这里,不要报酬。听了她的话,苟书记心里既欣慰又难过,知道她承袭了老爹的脾气,也就不再坚持。苟书记虽是河长,因为镇里的工作千头万绪,都要他亲自过问,分身乏术,老爹自告奋勇把“家”安在黄河边,说他就想过闲云野鹤的生活,实际上是替苟书记分担责任。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还是有人偷偷摸摸来挖沙抽水,倾倒垃圾,私搭乱建,等等。老爹住在黄河边后,这种情形才大有好转。汛期时,他还可以随时巡视河堤,以保堤坝无虞。不要工资,义务守护,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因此,作为河长的苟书记自是感激不尽。

如今,渔娘四十岁出头了,别看在黄河边长大,每日风里来雨里去,沙里滚水里爬,好像吃了孙猴子师父的肉,眼角连个皱纹都没有,一点儿也不显老。皮肤粉嘟嘟的,粉里透白,又细腻,跟刚出生的婴儿。按当地人话说,美得跟画儿上的人似的。就是这样一个女人,不愿出嫁。老爹活着的时候,以为她舍不得离开老爹。谁知道,老爹走后,尽管媒人说得跟天女散花似的,甚至其中不乏白马王子,渔娘一个都没答应。

认识渔娘的人都说,这闺女没别的毛病,嘴像刀子,不饶人。

这一天,镇政府派刘秘书过来,让渔娘弄一条黄河大鲤鱼,要招待客人。

黄河鲤鱼在当地久负盛名,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独具风味。自明代以来,黄河鲤鱼被列为贡品。不用说,一般来到此地的客人都能以品尝到黄河鲤鱼为荣。

渔娘想都没想,撇撇嘴,冷冷地说:“就是拴住日头也说不成事。”

现在是四月份,正月鱼儿产卵的时候,属于禁渔期,不能捕捞,即使垂钓也是不允许的——有的不单纯是休闲娱乐,完全是“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生产性垂钓。因此,根据老爹生前的建议,当地政府规定,在禁渔期,钓鱼也是禁止的。即便平时,看到那些钓到小鱼的,渔娘也劝人家给放了。她说:“放了小的是为了今后钓到大的,如果赶尽杀绝,连小的也不放过,那是自掘坟墓——长此下去,河里就没鱼了,后代子孙还怎么吃鱼?”其实,这话也是老爹说给她的。

刘秘书愣了一下,说:“这可是苟书记要的。”

“就是狼书记来了也不行!”渔娘脸一扭,不理睬刘秘书。

刘秘书说:“渔、渔姐……”说实话,他的年龄比她大,真不想叫那个“娘”字。

“不是姐,是娘!”

刘秘书不自然一笑,咽了下口水,说:“娘,不,渔、渔娘,今天是招待投资商的……”

渔娘打断刘秘书的话,没好气地说:“如果这样的投资商来这里违法乱纪,哪儿远滚哪儿!”

“……”刘秘书嘴唇动了动,还想辩解。

“再吱声就把你扔进河里,看看你母亲答应不答应?!”渔娘舞乍着两手。

刘秘书吓得后退两步,不敢吭声了,忙拿出手机给苟书记汇报。

很快,渔娘接到了苟书记的电话。

没听到苟书记说什么,只听渔娘对着手机叫道:“别扯那些没用的,我这样做就是为了报答老爹!”说罢,挂断电话,关机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糊涂了,有必要交代一下:渔娘不是老爹的亲女儿,她当年因感情问题跳黄河时被老爹搭救;苟书记呢,是老爹的亲儿子。

后来的结局如何,大家可能猜测不到。

当天在镇政府的小食堂,外地来的投资商,没有吃到黄河鲤鱼,但他不遗憾,因为他品尝到了味道鲜美的正宗黄河甲鱼——这个甲鱼是渔娘送过来的。他一边吃,一边想起渔娘的话,又好气又好笑。渔娘临走时丢下一句:“王八不是吃肉的,是喝汤的。”

 

原发《安徽文学》2021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7期、《作家文摘》2021413日、《小说选刊》2021年第6期转载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爹爱子心切,也不忍心眼睁睁看着黄河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于是主动请缨,在黄河边安“家”,义务守护黄河。

B.朱书记为满足客人想吃黄河鲤鱼的愿望,破坏禁渔期不得捕鱼的规定,虽是为了留住投资商的无奈之举,毕竟是不可取的。

C.刘秘书刚说完来意,渔娘一口拒绝,毫不通融,可见她的确“嘴像把刀子”。这一性格与她当年感情受挫大有关系。

D.小说构思巧妙,到结尾才补充交代渔娘和老爹、朱书记的关系,既使文章结构完整,也有利于突出渔娘的典型形象。

2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段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了渔娘美丽的外在形象,寄寓着作者对这一形象的赞美。

B.渔娘长得跟画上的人儿一样,却不愿出嫁,此处埋下伏笔,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对渔娘如今有关情况的介绍,与下文补叙她曾因感情问题跳过河的情节形成呼应。

 D.渔娘不答应媒人介绍的任何对象,暗示她从前所受打击之大,有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3文章的结尾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文章通过“渔娘”这一形象,表达了什么主旨?请联系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这一性格与她当年感情受挫大有关系”分析错误。渔娘当年因为感情问题而跳河,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文中没有交代,不能主观臆测。

2B

【解析】“埋下伏笔”手法有误,应为“设置悬念”。伏笔指文章里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或上文对下文的暗示,通常比较隐蔽,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往往貌似“闲笔”悬念指作者为了激起读者的紧张或期待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手段。这里说渔娘长得很美,却不愿出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不是前者为后者设埋伏、预先作暗示,因此是设置悬念而非埋下伏笔。

3补充交代了故事结局,使故事情节更为完整。出人意料的结局,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丰富了渔娘的形象。凸显了渔娘做事讲原则、顾大局的形象特征。(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4对环境保护者的赞美。渔娘继承老爹的遗志,不愿出嫁,不要报酬,情愿终生守护母亲河,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对做事讲原则者的赞美。渔娘坚持禁渔期不能捕黄河鲤鱼的原则,即使是投资商也不例外,但是,为了家乡的发展大局,她送了黄河甲鱼。作者通过渔娘这一形象,赞美了像她一样做事讲原则、顾大局的人。(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