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苏华:点评侯发山的《形象》

(2020-11-28 16:49:24)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以简求精

——读发山《形象》有感

/王苏华

这篇作品如果不是侯发山老师的,我可能看完第一段就会放弃了。以我这个北京老太的直爽性格,没准还会揶揄上几句俏皮话。

好容易从农村挣扎到城市的丽娟,一定讳忌自己的出身。那么当‘外星人’似的父亲,来到她的办公室时,且不说那些白领佳人的惊愕,不知道会不会有读者像我一样脱口而出:“这剧情,太老了。”接下来的丽娟抱怨甚至指责顺理成章,按说就不用往下看了。

然而侯老师却用父亲的一句话,点醒了那些没有受过多少传统文化教育的年轻人——端午节到了。于是在粽香中剧情大反转,姑娘们都感受到了父爱如山。这个地方的描写看似简单热闹,实际上是很精致的。侯老师在前面没有让丽娟暴跳如雷,甚至埋怨的话都没有说出口,而用后来的排比句化解了开始时的平淡。

随后父亲收了丽娟的500元钱,出去转一圈又原样回来了,而且还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出了啥事情。这一段的描写如果排个小品是会很生动地,这也是侯老师一贯的做法:在读者昏昏欲睡的时段敲锣打鼓一下,然后丢下个伏笔。

于是这篇作品的精典出现了,侯老师借丽娟和众姐妹的眼睛,展示了父亲出门后遭遇了什么?更借老人摔倒、父亲毫不犹豫去扶,抨击了现今社会的不良现象。最后当我读到老父亲把得到的奖金和丽娟给的钱,下意识地都捐给了一个跪地求告的学生娃时,不由得轻叹一句:“好人没准又被骗了。”可是没办法,因为“父亲”说的那句“世上还是好人多”的话,已经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侯老师的这篇作品读完了,我不由得赞叹一句,侯老师真能设计九曲十八弯的情节呀。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把传统节日放在心上了。侯发山老师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于是就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写下了《形象》这篇美文,用来推广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德和民族文化。

我如果不是已经熟悉了侯老师的写作风格,很可能就会错过这篇以简求精的佳作了。

 

 

欣赏:

形象

/侯发山

那天中午,丽娟正在办公室享用午餐,父亲突然来了。父亲推开门那一刻,丽娟又急又窘,还带着气。父亲一头花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看就像多天没洗过,胡子也没刮,穿得比平时下地时齐整一点,但还是皱巴巴的,裤脚高挽着,布鞋上还撒着泥星……若是办公室就丽娟一个人倒还罢了,偏偏那天她的几个姐妹都在。她们大眼瞪小眼,好像父亲是个外星人。

父亲也真是的,您来就来吧,好好把自己收拾一番啊。没等丽娟开口,父亲讪笑了一下,磕磕绊绊地说:“这不端午节吗,你娘起五更包的粽子……我、我就搭车来了。”说着话,父亲解开了背着的挎包。

丽娟的闺蜜红红缓过神来,轻轻搡了丽娟一下,熟稔地说:“叔叔,要不是您提醒,我们几个今天真还就错过端午节了。”

父亲把粽子一拿出来,屋子里一下子升腾起粽子的香味,是丽娟熟悉的那种久违的香味。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旋风似的围了过去,有的给父亲让座,有的给父亲倒水,喊伯的,叫叔的,亲热得不得了,倒是半点没有嘲笑父亲的样子。

看到姐妹们的表现,丽娟心里的火气慢慢消了,这才感觉对父亲有点苛刻了,再怎么说,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不待父亲发话,丽娟就拿起粽子让起来。红红急忙接一个,使劲闻着,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夸张地叫着:“香,真香”。丽娟和其他几个姐妹们都笑了起来。父亲也附和着嘿嘿呵呵地笑了。

丽娟这才问道:“爹,您吃饭了吗?您没吃我带您去外边吃去。”

“吃了,吃了,我在外边吃的烩面。”看着桌子上的泡面,父亲很是心疼,“光吃这个会中?没钱了给家里说。”

红红抢先说道:“叔叔,我们偶尔吃一次。”红红说的也是实话。

丽娟掏出500块钱,对父亲说:“街对面有家洗浴中心,您去洗洗澡,理理发……然后我去给您买一身衣服。”

推让了半天,父亲才接下。

等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转了回来,还是来时的形象。丽娟瞪着父亲:“爹,您没去?”

父亲支吾着,说不出个囫囵话。

丽娟说:“爹,别心疼钱……给您了,就是让您花的。”

父亲低着头,像是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红红过意不去,走过去劝丽娟:“在乡下理个发洗个澡,十块八块的就能解决,叔叔肯定是俭省惯了,舍不得……你别埋怨叔叔,老人家都这样。”

父亲的手还插在口袋了,似乎要把钱摸索出来。

丽娟说:“爹,您别掏了,留着花吧。”

天将黑的时候,父亲坐末班车回乡下了。

当天晚上,丽娟看当地电视新闻的时候,忽然瞪大了眼睛,直直地盯着电视:画面上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围观了不少人,指指戳戳的,却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扶起来。正在过马路的父亲看到后,赶过去,没有丝毫犹豫就把老人扶了起来。忽然,老人一把抓住父亲的胳膊:“老哥,谢谢你!”随后从口袋掏出一沓钱,又说:“老哥,这是1000块钱,别嫌少。”父亲给搞糊涂了,周围的人也糊涂了。老人咧开嘴笑了:“我是故意跌倒的,若是谁把我扶起来,就奖励谁1000块钱。”这时,一个背摄像机的记者过来了,问父亲:“大爷,您当时是怎么想的?”父亲的脸红了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我也没想啥,若是见了老人有困难,都不伸手,轮到自己老了咋办?”记者又问:“您就没想到被讹诈了?现在电视上这类新闻不少,您也可能看过……”父亲挠了挠头发,说:“哪会呢,那种人还是少数,世上还是好人多。”……

丽娟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拿出纸巾,怎么擦,也擦不干。此时,红红和其他几个姐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过来,都说看到刚才播放的新闻了,都说丽娟的父亲很伟大。

丽娟待自己平静下来后,打电话给父亲:“爹,我明天回家……我、我也几个月没回去了。”

“这闺女,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今天不是刚见了面?”

“爹,人家不是奖励您1000块吗,我想让您请客。

“闺女,你都知道了……我、我看到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娃跪在地上要钱,本来想把那1000块钱给他,没想到连带着把那500块也一起掏给他了,想再要回来又张不开口。闺女,你怎么哭了,是不是爹今天给你丢脸了?

“爹,没有,没有,您、您今天给我长脸了。”

“净胡说,爹一个乡下老头会给你长脸?”

“……”丽娟忍不住啜泣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