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发《贵州干部教育报》2020年10月30日
(2020-11-11 16:19:15)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邻村都奔上小康了,靠山屯的温饱还没解决,更愁人的是,村里那条唯一通往山外的路,路况极差——仅一辆小车宽,且凸凹不平。农村人讲话,越瘸越用棍敲。去年夏天,一场山洪把路冲得惨不忍睹。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像是跳舞。村里人出行免不了肩扛扁担挑的,很是不便。村里没钱,家家户户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集不来资,募不来款,只有依靠上级政府了。
村主任老杨就去了乡里。
时任乡长是老李。没等老杨把话说完,李乡长就摆摆手,抑扬顿挫地说道,老杨啊,不是我说你,干了这么多年村主任,没一点全局观念。你想想,全乡十四个自然村,五万多村民,哪天不发生几场事?若按轻重缓急来排队,你们村的事怕是麻绳穿豆腐——提不起。
老杨不死心,说,李乡长您不知道,光因为这路,村里出了几起车祸,有一次张三拉着架子车去集上卖猪,正走到拐弯处,猪在车里不老实,使劲一闹腾,结果,车掉沟了,猪摔死了,张三的大腿也摔骨折了,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的。
尽管老杨说得鼻子一把泪一把,李乡长愣是以乡里困难为由,把他给打发走了。
后来,老杨又去了乡里四次,都没见着李乡长:第一次,李乡长喝醉了酒,躺在屋里睡觉,老杨敲得手指头疼也没把门敲开;第二次,李乡长到省城学习了;第三次,李乡长到海南考察了;第四次,李乡长到美国取经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杨再去乡里时,终于见到了李乡长。
真是贵人多忘事。李乡长说,老杨,你有啥事儿啊?
老杨却不提修路的事,他谄媚一笑,说李乡长,村里新开了一家野味餐馆,有野猪、长虫、蝎子等乱七八糟的,多了。俺想请您抽个时间去餐馆指导一下工作,给提提意见。
李乡长两眼一亮,友好地拍了拍老杨的肩膀说,好,好,好,我明天就去……我来乡里三年了,还没去过你们村呢。
第二天,李乡长带上秘书开着车直奔靠山屯。
靠山屯是乡里最偏僻的一个村。山路像鸡肠子似的曲曲弯弯,七扭八拐,小车跑起来像是浪里颠簸的小船。李乡长却似摇篮里的婴儿,睡得很香——他昨晚打了一夜的麻将,不瞌睡才怪呢。司机一不小心,方向打得晚了些,刹车踩得慢了些,车竟窜到了沟里。所幸,沟不是太深。但是,毕竟说石头沟,红旗车摔得七零八散。司机、秘书和老杨都是一些皮外伤,李乡长的伤情较重,胳膊摔骨折了!
很快,当地嗅觉敏感的记者在媒体上这样报道:李乡长心系百姓,不顾山高路险下乡调研,在途中不慎摔断了胳膊云云。
没过多久,李乡长官升一级被调走了,到现场当了某局的局长。
老杨懊恼不已:他本来想让李乡长走一走靠山屯的路,让他受受颠簸之苦,然后再给他提修路的事情,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
乡里又调来了一位马乡长。
老杨也不敢去给马乡长哭穷了。那次,他们几个能够死里逃生已属万幸。原以为,乡里要追究他的责任,结果屁事没有,虚惊一场。
没想到,马乡长利用双休日徒步十几里来到了靠山屯。
马乡长到时,已近中午。老杨感动之余,要请马乡长去野味餐馆吃饭,马乡长断然拒绝了,还义正言辞地说,野味餐馆必须停业整顿,不能糟蹋那些保护动物。之后,马乡长拿出随身带的干粮,长叹一声,说,看到村里的路这么差,我哪能吃得下啊?老杨你放心,不出半年,我一定把靠山屯的路修好!
老杨心里一热,眼窝已经湿润了。
等到靠山屯的修好后,老杨去找当地记者,让他报道一下马乡长的事迹。记者却说,修桥铺路是当地官员份内之事,马乡长的事情没有亮点,不好弄啊。
如今,靠山屯的村民提起马乡长没有一个不翘大拇指的,说到李乡长时,都满脸的不屑,嘴一撇,说,那次没把他摔死算他运气!
好运不会永远眷顾李乡长,不,李局长,前不久,他被“双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