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20-09-21 07:45:10)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认 亲
侯发山
阳光像雪白的瀑布从远处高楼倾泻而下,迸溅在窗台后又飞起一片雪白的浪花,浪花飞溅到龙飞和妻子文静身上, 映得他们雪白一片。
央视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正在直播,龙飞和妻子看着电视,眼角挂着的泪花恰好与窗外阳光的浪花叠加在一起,晶莹明亮。
“我们两个在山腰上的一块田里刨土豆,刨到太阳偏西了才去田边看睡在竹篓里的儿子,儿子不见了。这么多年, 为找儿子,我们跑遍了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打上半年工,再赶往下个地方,边打边找,连儿子半根毫毛也没看见。十年前,思念儿子,老伴哭瞎了眼睛;五年前,念叨着儿子, 老伴病逝了……”
电视里,一个来自四川农村的大叔正讲述自己的遭遇。大叔姓陈,六十岁的他看上去像七八十岁。他的讲述很平静,平静的脸庞像无风的池塘,眼里没半点波纹,仿佛是在叙说别人的故事。龙飞和妻子听得泪花直转。妻子差不多快哽咽了,不停用纸巾擦拭着眼角溢出的泪水。龙飞坐不住,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
主持人对陈大叔说,你还记得儿子长什么模样吗?他身上有没有特别的记号?陈大叔说,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他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
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
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 “我,我是不是该去认亲?”
“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点头,鼓励龙飞。龙飞说:“要不要跟萌萌商量一下?”萌萌是他们的儿子,在大学读书。文静说:“不用商量,给他解释一下就中。再说,他小时候就一直要爷爷,现在爷爷回来了,他应该高兴才是。” 就这样,龙飞联系寻亲栏目组,声称自己就是陈大叔的儿子。栏目组接到消息,喜出望外,急忙联系双方见面。
见到龙飞那一刻,陈大叔突然跌坐在地,扶起后半天也坐不稳。
瞅着陈大叔,龙飞退后一步,仿佛一根刺硬生生扎进心里。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落满了一头的雪。
11龙飞定了定神,指着脸上的胎记说:“爹,我是您儿子啊。”说罢,上前抱着陈大叔肩头,眼里的泪不由得流了出来。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
12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摸龙飞的肩膀,也呜嗬呜嗬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龙飞拉着妻子双双跪在大叔面前,爽爽亮亮地齐声喊着“爹”!起来又给大叔鞠了两个躬,搀扶着大叔上车,把他接回家里。
13龙飞在城里开家店铺,做着布匹生意,买的房子也在城里。陈大叔勤快,龙飞不让他去店里帮忙,他就在家里忙活,闲来无事就拖地板,有时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来。萌萌从学校回来,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爱的温馨环绕着这个完整的家庭。
14二十三年后,陈大叔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拉着龙飞的手说:“孩子,谢谢你!其实,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脸上的胎记在左边,你的在右边。当时,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就认了。”
15龙飞说:“爹,我也知道不是您儿子,我两岁时父母先
后病逝了……看到您无依无靠,我和文静商量后就认了您。”
16陈大叔粲然一笑,蠕动着嘴唇,眼睛一闭,再也没有睁开。
17萌萌得知真相后,把陈大叔的经历写成故事放在了网上。陈大叔的老家人看到这个故事,在网文后留言说,当年老人的儿子被狼叼走,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过去,大家隐瞒了事实,都说是丢了,其实是为了让老人心存希望,活下去。
(选自《北京文学》2019 年第 2 期,有删改)
1.
电视寻亲,感动落泪——
2.
(1)
(2)
3.
4.
A.
B.
D.“陈大叔粲然一笑”,说明早年丧子、一生悲苦的陈大叔在人生弥留之际,心中已无遗憾和牵挂。
5.
三、(一)【文章解构】
文章类型 |
人性光辉·《认亲》 |
全文 线索 |
龙飞夫妇和陈大叔相互认亲。 |
主要内容 |
陈大叔上电视寻找儿子,龙飞夫妇看见后认陈大叔为父亲,从此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陈大叔弥留之际,他们说出明知不是亲人,却依旧相互 认亲的原因,龙飞儿子将故事发在网上后陈大叔老家的人留言说出真相。 |
层次划分 |
第一部分(第~段):龙飞夫妇看见寻亲节目上的陈大叔,夫妻两人决定认亲。 第二部分(第~13段):龙飞夫妇与陈大叔相认并接其回家,一家人其 乐融融。 第三部分(第14~17段):陈大叔、龙飞夫妇、陈大叔老家人各自道出真相。 |
人物形象 |
陈大叔:坚韧执着,始终不放弃寻找儿子;勤劳忠厚;善良,明知龙飞不是自己的儿子,看见他哭得伤心,还是认了龙飞。 龙飞夫妇:善良纯朴,有着强烈的爱心和悲悯情怀,见陈大叔无依无靠,便认他为父亲且真情真意赡养孝敬,为他养老送终。 陈大叔的老家人:善良,隐瞒真相,让陈大叔有信心活下去。 |
主题总结 |
小说通过记叙龙飞夫妇认陈大叔为亲人的感人故事,刻画了龙飞夫妇善良纯朴、有悲悯情怀的性格特征,热情讴歌了美好温馨的人间挚爱和真 情,揭示了亲情也可在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存在的主题思想。 |
1.(4 分)夫妇商量,决定认亲;弥留之际,互道真相(意合即可,每空 2 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章情节梳理。首先通读文章,“电视寻亲,感动落泪”的内容在第段到第段,“凭记相认,接其回家”在第段到第段,由此可知,第
空的内容应在第段到第段,主要讲的是夫妇决定去认亲。接着,“精心照顾,其乐融融”在第13段,“网络留言,真相大白”在第17段,因此第空内容应在第 14到16段,主要讲陈大叔弥留之际,双方坦言真相。最后,用四字短语将所填部分涉及的主要内容总结概括即可。
2.(4
(2)(2 分)表达了陈大叔多年寻子未果,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述中,内心的痛苦已经转化为表面的平静,对立刻寻找到儿子已不抱太大希望的心理。(意合即可)
【解析】(1)题考查对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品析,抓住“刺”与“扎”,结合语境“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落满了一头的雪”,揣摩“硬生生”一词对表现人物心理起到的作用。(2)题考查对文中人物心理的剖析。结合陈大叔“六十岁的他看上去像七八十岁”这一衰老状态揣摩人物内心活动,重点分析陈大叔为何会表现得如此平静,这种“非同寻常”的表现后面必有深层原因,即多年寻找儿子未果,他已习惯了承受着痛苦去生活。
3.(4 分)为认亲渲染出美好的气氛,奠定文章感情基调;衬托主人公善良纯洁的品质;象征温馨和谐的关爱主题。(答到两点作用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即分析描写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然后细读第段,可以得出对阳光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最后结合具体语境,分
别从渲染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阳光本身属于暖色调的景象,渲染了温馨和谐的气氛,紧扣文章主题,而白色如雪的阳光象征着纯洁,也折射出主人公善良的品格。
4.(4
的父亲,他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是因为他们发现陈大叔孩子的外貌和龙飞有相似之处,看到陈大叔无依无靠,才萌生“认亲”的想法。故选 A 项。
5.(5
不是陈大叔的儿子埋下伏笔。龙飞被电视中陈大叔的讲述感动,但当听到陈大叔儿子的特征时,他摸了摸脸,问妻子“是不是该去认亲”,不经意间的“摸”和一个“该”字,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胎记可能是认亲的一个凭证,自己也不确定。这一细节为后文龙飞承认不是陈大叔儿子的情节埋下伏笔,使文章逻辑更加合理。示例二:第段描写陈大叔认亲时一见龙飞就“突然跌坐在地,扶起后半天也坐不稳”,为第14段他在弥留之际讲出错认龙飞为儿子的真相埋下伏笔。陈大叔跌坐在地的细微动作透露出他当时已发现龙飞并非自己儿子,内心陷入极度绝望之中,
但听到龙飞的事又很有同感,索性将错就错认亲。因此他在弥留之际坦言错认儿子,情节并不突兀,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属于情理之中。(找出伏笔,2
【解析】此题考查对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找到涉及伏笔的文字, 一处伏笔通常涉及两处情节,且前后情节呼应。再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具体说明前后两处情节是如何呼应的。本文的伏笔有两处,涉及四处情节。第一处涉及的情节是第段龙飞问妻子“是不是该去认亲”和第15段龙飞承认自
己不是陈大叔的儿子。第二处涉及的情节是第段陈大叔跌坐在地和第14段陈大叔坦言错认龙飞为儿子。伏笔的运用,使文章情节在曲折之余又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