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入选高一作品专练(有参考答案)
(2020-08-30 21:12:24)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美人鱼
侯发山
乌苏里江美其名曰江,其实是一条河,属于黑龙江的支流,是中俄边境上的界河。那一年夏天,我去那里旅游。之前,我还不止听一个人说过,乌苏里江有美人鱼。
美人鱼的古老传说,跨越了文化、地域和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美人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出现在博物学家普利尼的《自然史》中,还出现在现实当中,如当年哥伦布航海途中,就发现了美人鱼。即便是在今天,在世界一些遥远的地区,还不时传来发现美人鱼的报道。
因此,我对乌苏里江里有美人鱼的传说倒有几分相信。美人鱼什么模样?美人的上身,鱼的尾巴,这我知道。具体到细节,如眼睛的大小,如头发的长短,如脸蛋的形状,我想象不出来。
我赶到的时候,天色已晚。当晚借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子。那户人家只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从跟老人的攀谈中,我知道老人这辈子没有子女,老伴五年前走了。当下我心里咯噔一下,心说这样的孤寡老人怎么生活啊?我四下瞅瞅,发觉家里收拾得干净清爽,一点也不乱。难道请保姆或钟点工?不像。我说,大爷,您身体还行啊。
老了,啥也干不动喽。老人摇了摇手。
我以为老人谦虚,说您还真行,家里拾掇得这么齐整。
老人笑了笑,说我哪行,都是美人鱼干的。
美人鱼?我吓了一跳,以为老人脑子不灵醒,说胡话哩,我也只好顺着他的话茬往下走,说美人鱼什么时间来?
老人说,美人鱼天天来,这不,桶里的鱼就是她送来的。你来之前她刚走。
顺着老人的眼光,我看到屋角有个水桶,里面扑腾着几条鱼。
我淡淡一笑,老人的一番话更像传说中狐仙变成美丽女孩的故事。这下,我更加认为老人是真的糊涂了,糊涂得还不轻。
老人从水桶里抓出一条鱼,熟练地给解剖了,然后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相互连接的鱼条,再将鱼肉从鱼皮上片下,切成鱼丝,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韭菜、辣椒油、醋、盐等。他说,这叫“刹生鱼”。
后来我才知道,“刹生鱼”是赫哲族人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佳菜肴。老人是赫哲族人,他所在村子里的居民都是赫哲族人。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美人鱼今天还来吗?我开老人的玩笑。
老人认真地说,白天她要去乌苏里江捞鱼,到晚上才过来。
老人说得有鼻子有眼,挺像那么一回事。我说好啊,等下咱去看看。
匆匆吃过早饭,老人带着我来到了江边。乌苏里江河面很阔,水流缓慢,若不是阳光洒在河面,看到那些粼粼的河水在闪烁漂移,根本看不出河水流动。河中间还有十几条小船在撒网捕鱼。乌苏里江都有什么鱼啊?我向旁边一位钓鱼的大哥打听。他说,乌苏里江有鳌花、胖头鱼、鲟鱼,还有大马哈鱼,最大的长达二尺,重达七八公斤。
老人说,看,美人鱼。
我吓了一跳,顺着老人的目光,我看到河中间果然有一个“美人鱼”:有跟人一样的上身,身上布满了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她绕着一条小船,时在河里起伏。她在戏水?
老人说,她在抓鱼。
我睁大眼睛想看看她的下身,是不是类似传说中的鱼尾,遗憾的是她不出水,很难看到。
真的是美人鱼?我问那位钓鱼的大哥。
大哥瞟了一眼美人鱼,继续盯他的浮子,然后淡淡地说,她是俺村的妇女队长,大伙都叫她“美人鱼”。
我的眼光又追到河面上。
看我一脸的疑惑,大哥解释说,她穿的是鱼皮衣!
我心里释然了,然后对老人说,今天我不走了,再住一晚上。
大哥斜了我一眼,说人家的孩子都会跑了。
我的脸倏地红了,说大哥,您误会了,我想采访一下她,写篇小小说。
大哥不好意思笑了。老人也咧着嘴乐了,一脸山核桃般的皱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便点出“我还不止听一个人说过,乌苏江里有美人鱼”的传说,为故事进一步展开设置了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并与结尾照应,构思巧妙。
B.小说介绍“刹生鱼”时,运用细节描写,详细介绍其制作过程,既呈现了乌苏里的地方特色,也表现了赫哲族人热情好客的美德。
C.“美人鱼”美在形象,美在行为,美在品德;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形象地刻画了一位纯真、善良、乐于助人的民族女干部的形象。
D.作者在不动声色的讲述中将故事缓缓展开,但也不乏精当生动的细节描写,“我的脸倏地红了”,表现了“我”羞赧的心理。
2.请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3.作者是怎样刻画“美人鱼”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简要分析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然后看第二段写了什么,接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分析形象塑造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者是怎样刻画‘美人鱼’这一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然后回顾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如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接着到文中找出直接和间接描写人物形象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作答。
【解答】(1)A.“小说开头……使情节跌宕起伏”错误,小说开头没有此作用,开头点出“我还不止听一个人说过,乌苏江里有美人鱼”的传说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从小说下文情节的展开来看,从“美人鱼”天天来到看“美人鱼”捉鱼,小说的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
故选A。
(2)首先看第二段写了什么。“美人鱼的古老传说,跨越了文化、地域和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美人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出现在博物学家普利尼的《自然史》中,还出现在现实当中,如当年哥伦布航海途中,就发现了美人鱼。即便是在今天,在世界一些遥远的地区,还不时传来发现美人鱼的报道”,第二段介绍了世界各地有关美人鱼的传说,无形中让本文有了一种浪漫的色彩;从国内到国外,从过去到现在,从童话到现实,美人鱼的各个传说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然后分析结构上的作用。作为第二段,既可以分析和上文之间的关联,也可以分析和下文情节之间的关联。从文中来看,第一段提到听说乌苏里美人鱼的传说,本身就设置了悬念,第二段继续介绍世界各地的美人鱼传说则是进一步设置了悬念;从下文来看,下文讲述了乌苏里美人鱼助人的故事,这里所说的美人鱼其实是女干部,本是写实,但因为有这些美人鱼的传说,这就让小说具有浪漫色彩,同时第二段的对于美人鱼各种传说的介绍也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乌苏里美人鱼的故事。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作答。
(3)首先明确人物形象。由“她是俺村的妇女队长,大伙都叫她‘美人鱼’”可知,美人鱼是少数民族的女干部。
然后到文中找到直接和间接描写人物的内容。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美人鱼的各种传说,“美人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安徒生的童话里,出现在博物学家普利尼的《自然史》中,还出现在现实当中,如当年哥伦布航海途中,就发现了美人鱼。即便是在今天,在世界一些遥远的地区,还不时传来发现美人鱼的报道”“美人鱼什么模样?美人的上身,鱼的尾巴,这我知道。具体到细节,如眼睛的大小,如头发的长短,如脸蛋的形状,我想象不出来”,这是以美人鱼的传说来衬托下文美人鱼的神秘和美丽。如中间部门,“我”在老人家里听老人提到美人鱼。“家里收拾得干净清爽,一点也不乱。难道请保姆或钟点工”“我哪行,都是美人鱼干的”“美人鱼天天来,这不,桶里的鱼就是她送来的。你来之前她刚走”,通过老人的介绍和“我”在老人家里所见到的情形侧面表现出美人鱼对老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侧面描写。如下文“我”到江边看美人鱼捕鱼的情形,如“有跟人一样的上身,身上布满了鱼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她绕着一条小船,不时在河里起伏。她在戏水”“我睁大眼睛想看看她的下身,是不是类似传说中的鱼尾,遗憾的是她不出水,很难看到”,由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美人鱼捕鱼技术的高超,这是正面描写,也是直接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