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发《小说月刊》2020年第6期
(2020-08-06 10:48:54)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1931年秋末的一天,树叶上的叶子开始凋零,小北风呼呼地刮着,天地间已经有些肃杀之气了。他带着夫人悄然离开了他供职三年的省政府。
杭州的老百姓已经知道他辞官还乡的消息,都早早地站在各自的大门外为他送行,一街两巷,有老的,也有小的。看得出,他们的眼神里有不舍,有敬佩,同时还交织着一种复杂的情愫。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眼窝子浅,不住地掉眼泪。
他虽然已近六旬,依然挺胸抬头,缓缓走在街道上,迎着父老乡亲的目光。他心里有愧疚,更多的是坦然——他虽然没能使这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但他尽心了,努力了,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或者说伤天害理的事儿。
忽然,他看到,每家门前都放着同样的东西,一盆清水和一面明镜!那一刻,他的心发堵,鼻子有些发酸。他知道,这是老百姓对清廉无私的最高褒奖。自古以来,杭州城怕是没有一个官员有过这样的待遇!又想,当官就不是为了发财,当官就应该清廉!一念至此,他那汪在眼里的泪始终没有跑出来。倒是对他们,对这满城的百姓,有着深深的自责和不安。假如继任者疏于政务,贪得无厌,遭殃的不是老百姓吗?可是,上峰已经不再信任他,即便不辞职,他忍辱负重无所谓,到头来受苦的怕还是老百姓。罢,罢,罢,一走了之,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
望着他的背影,送行的老百姓“噗通,噗通”一个个都跪下了,先是一个人哭,继而两个人哭,三个人哭,四个人哭,旋即,哭声一片。
他没有转身,一边缓缓地走一边自言自语道,这算什么事,又不是送终。
乘船走到一个偏僻的河湾,一条小船箭一般从芦苇中窜出来,拦在了他们面前。
打劫!他当即打了一个愣。
正是一群拦路抢劫者。
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很快,他镇定下来,冷冷地说:“要钱没有,要命尽管拿。”
其中一个蒙面人,手里举着耀眼的大刀,像是头目,说:“堂堂一个省政府主席,没有钱财?笑话!”
太太紧紧挽着他的胳膊,哀求道:“好汉,我们真的没有。”
大刀蒙面人盯着夫人,皱着眉头:“你是谁?”
太太说:“我是他的太太。”
“嘿,老妈子倒有可能。”大刀蒙面人噗嗤笑了,压根不相信她的话。她的脸颊上早已爬满了深深的皱纹,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特别是那一双手,粗糙的像是农村的老婆婆。大刀蒙面人不知道,他的,还有全家人的衣服、布鞋都是她一针一线缝纫出来的。
他没有去计较太太的真伪,朗声说道:“老夫虽然为官多年,没有积蓄,古玩字画,金银珠宝,一件都没有。”
大刀蒙面人一狠心,说:“若照你说的,行李中没有财物,就跪送你三十里。若是有财物呢?”
他不加思索地接上话茬:“那就杀了老夫。”外人不知道,生死在他眼里都是笑谈。在他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山水画,山水画后面藏着一个神龛,摆着一个他的灵牌——那是他的生死灵位!他上任那天起就立下誓言:誓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而死,不贪钱不贪色,不赌博不纳妾,洁身自好,松坚霞灿。我在职一天,灵位伴我一天,若有半点差错,决不犹豫,立即自裁,以谢天下!
大刀蒙面人跳上船搜找他的行李,经过反复检查,最终只找到二十块零碎的钞票,余下的便是旧衣服和书籍。
大刀蒙面人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摆了个手势,带头跃入水中,和众弟兄在河滩上跪送他了三十里。
他,就是张难先,谱名辉澧,号义痴,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他反清、反袁、反蒋而拥共,1968年9月11日在北京病逝,走过漫漫94年人生路。2009年被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荆楚英雄模范人物”。
选自《小说月刊》202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