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苏华:感恩与希望

(2020-05-14 12:17:31)
标签:

巩义

文化

河洛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感恩与希望

——读发山老师《稻草人》有感

/王苏华

如今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最开心的事就是麦子熟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烈属,最为难的事也是麦子熟了,多拧巴的事情呀。发山老师《稻草人》里面的主人公香草,就是这样在收获幸福的季节,失去了自己和儿子的幸福。

我很喜欢发山老师的写作风格,就像他的为人一样静怡、不张扬。他没有在这篇作品里用叙述文的方法去歌颂人民警察大军;而是用了大军妻子和儿子的日常生活,暗喻了大军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大形象。整篇作品看似轻松,却是在文字背后让人泪流成河。

侯老师在开篇让“香草”在丰收的季节里轻快地出场,然后却被儿子的呼唤拉回现实。这样的转折是让人猝不及防的,立刻读者的心就被揪住了。然后让一个有爱的母亲——告诉孩子要学会感恩;一个懂事的儿子——他是母亲未来的希望,就在一来一往的对话中出现在读者面前。这样一个讲述故事的方法,很有画面感,让人如临其境。那么没有出场的警察大军,却时刻出现在这对母子的身边:他像稻草人一样、他睡了、他答应的事没做,都让人理解了为什么香草认为他是该好好歇歇了。

发山老师这篇作品用“稻草人”做题目,整个内容也是围绕着稻草人的精神去写的。这样借喻的手法很有亲和力。《稻草人》这篇作品泪点频多,却又让人荡气回肠,尤其是后面支书带着众人帮助割麦的情景描述。稻草人没日没夜地站在大地上,为农民护住丰收成果,自己却任凭风吹雨打而一无所获。这样的情景,多像我们那些日夜战斗在第一线的警察同志们,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当我读完了这篇作品以后,既被母子之间的真情所感动;也被朴实的村民们所感动;更被懂事的孩子所感动——虎父无犬子!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一定会激发每个读者内心深处善良;激励更多的人像警察大军一样为百姓付出青春;像香草一样敢于承担生活重担;像朴实的村民那样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我很喜欢候发山老师这种双关语的写作方法,因为可以促进我去寻找文字背后的意境,从而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附原文

稻草人

侯发山

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照得大地暖烘烘的。麦子由青变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子特有的那种味道,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香甜,那样的润人肺腑,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庄稼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会云消雾散。香草走在田埂上,脚步不由得变得轻快了。

“妈妈,等等我。”

香草这才想起儿子还在后边。大军走了,不是还有儿子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有这样一句台词,女主人公喜欢,香草同样也喜欢——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也正因如此,香草在家闷了多天,这才到田里看看,换一下心情。

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

香草本想说“麦子成熟了”,话道嘴边却变了,她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因为土地公公养育了它们。”

儿子停下脚步,摘掉草帽,转身向香草鞠了一躬:“妈妈,谢谢您,是您养育了我。”

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香草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得好好活着,把儿子抚养大。这,怕也是大军所牵挂的。对,好好过,不能让大军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他从参加工作,就没黑没夜,没有节假日,太辛苦了。他走了好,是该好好歇一歇了。

“妈妈,地里怎么都有稻草人啊?它们会干活吗?”

“孩子,麦子成熟了,那些麻雀闻到香味就会来偷吃。所以大人们就弄一些稻草人吓唬那些麻雀……”

没等香草说完,儿子抢话道:“妈妈,我知道了,稻草人是不是就是保护麦子的警察?就像爸爸一样——”儿子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

香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怕吓着儿子,忙说:“儿子,汗流进妈妈眼里了,妈妈没哭。”

儿子说:“妈妈,您说爸爸太累了,去睡了,他什么时候才醒来啊?我想让他带我去海洋馆玩。”

儿子还小,还不懂得死亡的概念。唉,能骗一天是一天,能瞒一天是一天,等他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平静了一下心情,说:“儿子,等收割了麦子,妈妈带你去海洋馆。”

“行!”儿子歪着头想了想,“不行!爸爸答应我好几次了,他得说话算数……我们拉过勾。”

香草轻轻叹了口气。

“妈妈,咱的麦地里也有稻草人吗?”

“有,都有。”

“麻雀真可怜,它吃什么啊?”

“这……《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答案,你回去好好看看就知道了。”香草为自己的机智而高兴。对,以后回答不出来儿子的问题,就让他去书本里找。

“妈妈,咱家的麦地在哪里?”

“拐过前面那个山嘴就是。”

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麦熟一晌,蚕老一霎。不该啊。前几天收割机来了,老贵说今年天旱,麦子焦,不能经机器。老贵是村里的支书,他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再者,他说的也是实情。即便麦子不焦,收割机过后,麦粒飞得到处都是,看着真让人心疼。不过,这下可喜欢坏了那些麻雀,一个个飞到地里拼命地啄食。它们若是和田鼠一样聪明,怕是过冬的食物都能储存下来……哎,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答案呢。自己还是笨,还以为聪明呢。

收割机走的时候,香草还有点不舍得。看到大伙儿都不用,她也不好意思。有两年没用机器,大军又没在家,两亩多的麦子不都是自己一个人割的?村里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了,家里不都是妇女?她们能干,自己也能干。她是警察的妻子,不能让人小瞧了!

“哇,妈您看,好多好多稻草人!”儿子惊呼道。

香草收回思绪,看到自家的麦田里有好多人!定睛再看,是老贵带着乡亲们在收割麦子——一个个都带着草帽,儿子以为是稻草人呢。

“妈,您眼里又流汗了。”儿子说罢,摘下草帽,使劲给香草呼扇着。“我长大了也要当稻草人,保护庄稼,帮您干活。”

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