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9-06-16 07:20:49)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 |
分类: 散文 |
每每参加传统文化学习班,听到老师们传授孝道文化;每每看到哪个家庭父母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我的心里都非常的难受,因为我的父母都不在人世了,我无法尽孝了。更重要的是,父母都健在的时候,我没能好好善待他们,没有用心体会他们对我的爱,反而一次次伤害他们,特别是对于父亲。如今,我切身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应该算是人生最大的无奈,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父亲五十多岁才有了我,尽管我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可能是老来得子,父亲对我十分疼爱,我有什么要求,他都尽可能地满足。我爱看小人书,他就给钱让我买。虽然一本小人书毛儿八分,但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毛儿八分可能是一家人十天半月的生活费用。我吃水果糖,他给我买;我吃冰棍,他给我买……我在同龄孩子当中,似乎从没受过什么委屈。在我的印象当中,父亲从没有骂过我,更没打过我。在家里,似乎我是一个强者,他是一个弱者。现在看到好多孩子坐进父辈的小车里悠哉悠哉,我就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赶集,要么是骑在父亲的脖子上,要么是父亲挑着担子,一头的箩筐里装着东西(没东西可装时就弄块石头),一头的箩筐里坐着我。
我参加工作没多久,有一天,我休班回家。当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诧异地对我说,你回来了,你没见到你伯?在我们那地方,称呼父亲为“伯”,也有叫“叔”、“爹”的。我愣了一下,不满地说,他去干什么?我没见到。母亲见我不高兴,讪笑着说,他不是不放心你吗?你没事就好。我问,他什么时间去的?母亲说你伯一大早就去了。我是一大早就从单位回来了,当然见不到父亲。
我之所以是生气,是感觉父亲给我丢脸了。我那时二十来岁,父亲年愈古稀,是个农民,他的胡子多天才刮一次,头发多日不洗,整日风吹日晒的,弯腰驼背,走路也不利索,形象自然不雅观。他去单位找我,单位的人不都知道我有这样一位老父亲了吗?说白了,我是嫌父亲给我丢人。
当我平静下来后,又隐隐约约替父亲担心起来。我所在的工厂离我家不到六十里的路程,但坐车并不方便。从我家到单位,需步行七、八里路到镇上,然后搭乘公共汽车到县城,从县城再转乘通往另一个乡镇的客车,在中途一个站点下车,再步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我所在的单位。即便是熟悉道路,辗转一趟也要大半天的时间。单位又那么大?父亲能找到吗?他上了年纪,会不会迷路?他如果到了单位,会对同事说什么?他会对同事说他是我父亲吗?他去穿的什么衣服?他刮胡子理发了没有?……我的心情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心里更加恼恨父亲。
等到了天黑,父亲才一身疲惫地回来。我这才松了口气,但对他依然没有好脸色。父亲看到我的表情,知道我不高兴,他不自然一笑,低眉顺眼地说,我到了你们厂,他们说你回家来了。看到父亲蓬头垢面的样子,穿的衣服也分辨不出了颜色,我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气呼呼地说,你去干什么?没事就不能在家歇着?
父亲张了张嘴,嗫嚅着说,昨天我听说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一辆货车撞到了一辆公共汽车上,死伤了好几个人……我怕你回家搭乘那辆公共车……吓得我一夜没睡。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母亲这才知道父亲去找我的真正原委,吓了一跳,嗔怪父亲没给她说实话。父亲嘿嘿一笑,说了有啥用?让你跟着担心?
当时我并没有受到感动,只是认为父亲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我心里想的,我如果回单位去,同事会不会笑话我?他们会不会小看我?
第二天我上班,因为要赶镇里开往县城的车,天不亮我就上路了。由于是山路,天又黑。父亲提出送我一程,我不同意。我并不是担心他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而是自以为长大成人,不再是个孩子了。但是,父亲执意要送我,我就没再坚持,心说随他的便,他爱送不送。我在前边走,父亲后边跟。漆黑的夜里,只有父子两人沉重的脚步声。我有意加快步伐想甩掉父亲,但父亲走夜路比我还强,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我。整整走了四十分钟的路,我没跟父亲说一句话。等我坐上了车,我也故意不去看窗外的父亲,直到车离开,我也没跟父亲说上一句道别的话……
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才体会了父亲如山的爱,我才感到了后悔,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会到抚养儿女的艰辛,我越来越后悔,那种刻骨铭心的后悔。亲爱的父亲,请您在九泉之下原谅我的没良心,原谅我的不孝顺,好吗?
父亲会用山上的荆条编筐,农闲时节或是下雨天,就手脚并用编个不停,遇到集日就挑上去卖。每次他赶集回来,总要买上两斤水果糖装进口袋里。一进村口,不论大人小孩,不管人家爱吃不吃,见人就发一颗。就这个事,我没少嘟囔他,你挣个钱就恁容易?给他们买糖算啥?父亲嘿嘿一笑,悄声说道,人不能光想着自个儿。我说,你想着人家,人家咋不想你哩?记得有一次我开了工资,破例给父亲买了一包茶叶,父亲却没舍得喝,送给了他的一个老朋友。见他这样,我再也没给他买过茶叶……
父亲兄弟六个,属他的寿命最长,享年86岁;父亲的其他五个兄弟都是身患绝症,被病痛折磨而死,只有父亲是无疾而终。参加传统文化学习班,老师的讲课让我明白了父亲善终的原因。
伯,如果有来生的话,央求您还做我的父亲好吗?那时我一定把欠您的给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