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入选江苏兴化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9-05-30 12:49:44)
标签:
巩义河洛文化 |
2019年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语 文 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yuán quán,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生活从不juàn gù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
|
|
|
|
|
|
|
|
|
|
|
|
|
|
|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文光书店1943年版)。
C.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D.吟诵《重修望海楼记》,怎能不唤起我们对家乡的爱?怎能不激起我们建设家乡的豪情?
3.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语言文字
(分析: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B.时钟“当、当、当、当……”敲了9下,我断定他今晚大约不会来了。
(分析:句中“断定”和“大约”自相矛盾,修改时要删去“大约”一词。)
C.《智取生辰纲》一文故事情节抑扬顿挫,让人读后难以忘怀。
(分析:这句话中成语“抑扬顿挫”的运用准确无误。)
D.契诃夫小说《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了又脱、脱了又穿的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揭示了他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格1分)
千里之堤,
是故
爱国诗人词人常常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处境结合在一起。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
5.名著阅读。(6分)
(1)阅读《西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题目。(3分)
小龙沉吟半晌,又滴泪道:“师兄啊,莫说散火的话,若要救得师父,你只要去请个人来。”A道:“教我请谁么?”小龙道:“你趁早驾云上花果山,请大师兄孙行者来。他还有降妖的大法力,管寻救了师父,也与我报得这败阵之仇。”A道:“兄弟,另寻一个儿便罢了。那猴子与我有些不睦。”
文中A指的是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阅读点亮梦想,书香成就人生。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你们学校开展了“世界读书日”语文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下列任务。
(1) 【读图表】阅读下列图表,从中你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息?(2分)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
|||||||
年份 |
纸质媒介 |
数字化媒介 |
|||||
图书 |
报纸 |
期刊 |
互联网 |
手机 |
电子阅读器 |
平板电脑 |
|
2017年 |
20.38 |
12.0 |
6.9 |
60.7 |
80.43 |
8.12 |
12.61 |
2018年 |
19.81 |
9.58 |
5.56 |
65.12 |
84.87 |
10.70 |
11.10 |
探究结论:
(2)【学仿写】仔细阅读下面两则名句,模仿其写法,另写一个比喻句,以“书”为陈述对象,突出读书的好处。(2分)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3)【赏邮票】为纪念“世界读书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发行了一枚邮票。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90个字以内。(4分)
【注】图中黑色实为蓝色。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郑文宝的《柳枝词》,完成第7题。(6分)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画舸(g):即画船。半酣:半醉。
7.(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文言短文《穆姜贤惠》,完成8~11题。(14分)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节)
【注】安众:县名。字:哺育、养育。笃(d):忠实。南郑:地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文矩为安众令
或谓母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四子以母非所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span>庄子>一则》)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11.阅读选文,说说穆姜贤惠的美德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三)阅读《威力不容小觑的尘卷风》,完成12~14题。(10分)
2016年4月20日热闹的午后,在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运动会进行时,操场中央突然出现了一股高达三四十米、直径两三米的风柱在学生队伍中移动,一名9岁小学生被卷入空中3米左右后摔落,所幸经120紧急送医诊断,该学生后脑勺轻微受伤,并无大碍。2016年4月3日下午,北京北海公园一场卷风也造成了公园翻船事件。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些灾害事件的“罪魁祸首”是龙卷风,但根据气象专家介绍,这种天气现象并非是龙卷风造成的,而是尘卷风。
由于两者都是具有一定破坏力的小旋风,而且旋转起来外形也都像柱子一样,因此很多人认为它们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
尘卷风和龙卷风的发生条件和危害程度都不同。龙卷风是强烈雷雨云中发展出的猛烈旋风,常发生在夏季,形状像天上垂下来的漏斗或者象鼻子,很强的雷雨云是它的母体,龙卷风发生时一般都是雷雨天、强对流、降水等天气现象。龙卷风一般有几米到千米宽,上连天,下接地,高大威猛,气势很足,强的龙卷风风速可达每小时500千米,摧毁一个小镇就在转眼间。
而尘卷风的出现与空气湿度小、太阳辐射地面受热不均等因素有关。地面受热不均匀使有些特定地点地温会高于周边,加热地表附近空气,引发局地暖空气上升,暖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旋转。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我国尘卷风较大概率是逆时针旋转,当然,由于尘卷风范围很小,地转偏向力作用并不强,因此我国也可以发生顺时针旋转的尘卷风。与龙卷风相比,尘卷风强度相对较小,它的直径一般是几米到十几米,可见高度一般是几十米,有的也可达一二百米。
千万不要小看尘卷风带来的破坏力,它的威力足以让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火灾现场会将大火卷起形成“火龙卷”,加剧火势蔓延。同时,尘卷风空间尺度小,发生突然,持续时间很短,行踪诡秘,所以难以提前被气象雷达和自动观测站检测到。
(来源:新华网 2019-05-01,有改动)
12.
13.第段“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我国尘卷风较大概率是逆时针旋转”一句中的“较大概率”这一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4.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出龙卷风和尘卷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5~17题(10分)
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4月17日 )
15.根据选文内容,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分)
16.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
17.文章第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
(五)阅读侯发山的小小说《认亲》,完成18-21题。(20分)
那天,龙飞和妻子文静正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档寻亲栏目,就是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线索,由社会各界力量帮忙寻找。其中一大部分因为线索充足,加之现代化手段,以及志愿者的倾心投入,最终都能够找到,也有一少部分,因为年代久远,蛛丝马迹都没有,希望就成了泡影。
当时电视上出现一个大叔,他来自四川农村。四十多年前,他们七个月大的儿子丢失了,找了几十年也没有找到。男人姓陈,他对主持人倪萍说,当时他们两口子在山腰的一块田里刨土豆,儿子在田边的竹篓里睡觉。两口子干了半天活,到田边去歇息时,才发现儿子不见了。这么多年,两个人辗转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打上半年工,然后再赶往下一个地方,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找儿子。他们常年在外,老家几乎很少回去,最近从老家传来消息,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坍塌了。十年前,因为思念儿子,老伴的眼睛哭瞎了;五年前,老伴病逝了。
陈大叔只有六十岁,看上去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他虽然一直平静地叙述着,却是一脸的无助。看得出,他强烈压抑着心中的悲伤。
很显然,他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儿子,自己也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可是,大家都能看出来,陈大叔给出的线索太少了,他的儿子没有找到的可能。
龙飞鼻子酸酸的,文静也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倪萍对陈大叔说,你还记得儿子长什么模样吗?他身上有没有特别的特征?
陈大叔说,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他的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
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
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说:“我,我是不是该去认亲?”
“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了点头,鼓励龙飞。
龙飞说:“要不要给萌萌商量一下?”萌萌是他们的儿子,在大学读书。
文静说:“不用商量,给他解释一下就中。再说,他小时候就一直要爷爷,现在爷爷回来了,他应该高兴才是。”
就这样,龙飞联系中央电视台“寻亲栏目组”,声称自己就是陈大叔的儿子。“寻亲栏目组”喜出望外,急忙联系双方见面。
陈大叔见到龙飞那一刻,愣怔了好半天,似乎不敢上前相认。
瞅着陈大叔,龙飞心里刺疼刺疼的。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是落了一头的雪。可以想象到,为了寻找儿子,老人家饱受了怎样的磨难。
龙飞说:“爹,我是您儿子啊。”说罢,上前抱着陈大叔,眼里的泪不由得流了出来。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说要不是看电视,真不敢相信这辈子还能见到他。
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龙飞的肩膀,也呜嗬呜嗬地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后来,龙飞就把陈大叔接回了家里。龙飞在城里开家店铺,经营着五颜六色的布匹,买的房子也在城里。陈大叔勤快,龙飞不让他去店里帮忙,他就在家里忙活,没事干了,就去拖地板,有时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来。
儿子找到了,也有了家,陈大叔好像一下子掉进了福窝里。
21萌萌从学校回来,一家三代更是其乐融融,家里边充满了爱的温馨。
22二十三年后,陈大叔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拉着龙飞的手说:“孩子,谢谢你!其实,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脸上的胎记在左边,你的在右边。当时,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就认了。”
23龙飞说:“爹,我知道我不是您的儿子,因为在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了……看到您无依无靠,我和文静商量后就认您了。”
24陈大叔粲然一笑,蠕动着嘴唇,还想说点什么,眼睛一闭,再也没有睁开。
25萌萌得知真相后,写成故事放在了网上。陈大叔的老家人看到这个故事,就在网文后面留言说,当年老人的儿子被狼叼走了,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过去,村人就隐瞒了事实,都说是丢了,是为了让老人心存希望,活下去。
(选自《北京文学》2019年第2期)
18.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6分)
情 |
陈大叔的心理或表现 |
龙飞的心理或表现 |
丢失儿子,央视寻亲 |
|
同情迟疑 |
央视援助,龙飞认亲 |
惊讶感动 |
|
一家团聚,其乐融融 |
勤快幸福 |
关爱大叔 |
|
粲然一笑 |
讲出实情 |
19.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3分)
(2)第段加点词“似乎”富有表现力,请揣摩其作用。(3分)
20.文章第23段划线句子中,龙飞说自己知道不是陈大叔的儿子,这其实在前文已有暗示,请找出其中一处。(2分)
21.阅读选文第25段(最后一段)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作用上面的异同点。(6分)
【链接材料】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
相同点:
不同点:
文章第25段:
链接材料:
三、作文(60分)
22.错过是人生的常态。不经意间,我们也许会错过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过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错过
要求:请先在横线上补全题目。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兴化市2019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源泉、眷顾(4分,每字1分)
2.B(2分,主题应用双引号,不用书名号。)
3.C(2分,“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不能用来形容文章情节。)
4.(1)溃于蚁穴(2)一吟双泪流(3)学然后知不足(4)已是悬崖百丈冰(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8分,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
5.(1)猪八戒,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撺掇唐僧赶走了孙悟空(或:猪八戒挑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或:猪八戒说孙悟空的坏话)(3分,每空1分)(2)B(读的书是《牛虻》,创作的是《暴风雨所诞生的》)、D(“善行”的是行者戴宗)(3分,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3分)
6.(1)【读图表】示例:近两年我国成年国民纸质媒介(图书、报纸、期刊)阅读时长呈下降趋势(逐步下降);近两年我国成年国民互联网、手机、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呈上升趋势(逐步上升),平板电脑阅读时长呈下降趋势(后一句可写可不写);近两年我国成年国民纸质媒介阅读时长远远不如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或:近两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媒介阅读时长远远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2分,每点1分,答到两点即可。文字表述中“近两年”(或2017-2018)、“我国成年国民”漏一点扣0.5分)
(2)【学仿写】示例一:
示例二:书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道路的方向;
示例三:一本好书就是最好的伴侣(一个高尚的人),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人生。
(2分,比喻恰当1分,作用描述准确,喻体与后一句搭配要合理,1分)
(3) 【赏邮票】(本小题共4分)
示例:邮票主体是一本摊开的书,书上有地球、世界读书日4.23、三把钥匙(2分,每一点0.5分)。画面呈蓝色色调,象征知识的海洋;地球与钥匙分别象征着世界、开启,寓示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开启通向世界(知识宝库)的大门(或“表明书籍是一把钥匙,只要愿意读书就可能通向美好的世界”)。(寓意2分,视内容多少给0-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郑文宝的《柳枝词》,完成第7题。(6分)
7.(1)(2分)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等。(意对即可)
(2)(4分)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答到两点即可,每点2分)
(二)阅读文言短文《穆姜贤惠》,完成8~11题。(14分)
8. (1)(4分)做,担任;更加;有人;过失,过错
9.(2分)遂/将三弟/诣南郑狱
10.(共4分)(1)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四个孩子太不孝顺了,为什么不分开住而远离他们呢?)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1.(2分)丈夫死后,照顾关心前妻之子胜过亲生(虽然遭到前妻四子的憎毁,却依然对他们关爱有加;给继子的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前妻长子病重,穆姜亲调药膳。程兴被继母感动,携弟自求刑罚,郡守知情后表彰其继母(侧面表现其贤惠的美德)。(一点1分,答到两点给2分)
【参考译文】
汉中程文矩的妻子,是汉中李法的姐姐,字穆姜,有两个儿子,而前妻有四个儿子,文矩做安众令,死在官位。四个儿子认为母亲是后母,怨恨并嫌弃后母的心思越来越重,可是穆姜慈爱溫和,抚养更加尽心,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有人对孩子母亲说:“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答道:“我用正义来引导,让他们自己变好哩。”后来前妻的大儿子程兴生病很厉害,后母内心不安,亲自调理药和膳食,恩情极厚。程兴病了许久才好,于是把三个弟弟叫来说道:“继母慈样仁爱,出自本能天授,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是禽兽心肠,虽然母爱更厚,我们的过恶也很深了。”于是带了三个弟弟到南郑的牢狱,说明母之恩德,也诉述自己的过失,请求处以刑罚。县官报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个儿子回家,准许他们改过自新,从此以后训导更加明白,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三)阅读《威力不容小觑的尘卷风》,完成12~14题。(10分)
12.(3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尘卷风;形象地说明了尘卷风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点1分,共3分。第点只答“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不写“尘卷风”,不给分)
13.(3分)不能。(1分)“较大概率”这一短语表明逆时针旋转的尘卷风出现的频率较高(或“逆时针旋转的尘卷风占绝大多数”),(1分)删去后就意味着我国尘卷风都是逆时针旋转了,与事实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4.(4分)相同点:两者都是具有一定破坏力的小旋风;两者旋转起来外形都像柱子一样。(一点1分,2分)
不同点:尘卷风和龙卷风的发生条件和危害程度都不同。(2分,提到“发生条件”“危害程度”这两点即可。如答得详细,也是按点给分)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5~17题(10分)
15.(3分)善用语言的力量(或:让语言释放智慧和力量。能点明话题,表达明确的意思即可)
16.(4分)乡村动员植树讲空话套话(1分);安全事故后的新闻发布讲废话假话(缺少关键信息)(1分);“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2分)。(本小题共4分,前两点表述要到位,意对即可)
17.(3分)不能删去(1分)。第段补充论述了语言和行动要结合起来(要知行合一、言行并举),是对中心论点进行补充;(1分)使论述更严密、更全面(1分)。
(五)阅读侯发山的小小说《认亲》,完成18-21题。(20分)
18.(共6分)弥留之际,说出真相;无助悲伤;激动心疼(流泪痛哭、疼惜流泪)(每点2分,意对即可)
19.(1)(共3分)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1分,至少写两个,每个0.5分),生动细腻地写出了龙飞听到陈大叔说儿子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或“纠结”、“犹豫不决”)(1分),表现其心地善良,富有爱心。(1分)
(2)(共3分)“似乎”,表示揣测,意为好像,不确定(1分),暗示此时陈大叔已经判定龙飞不是自己失散的儿子(1分),为下文写他在弥留之际说明真相做铺垫(1分)。
20.(2分)暗示1:第段:大家都能看出来,陈大叔给出的线索太少了,他的儿子没有找到的可能。
暗示2:第段: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说:“我,我是不是该去认亲?”
暗示3:第段:“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了点头,鼓励龙飞。
(答到其中一点即给2分)
21.(共6分)相同点:由点到面,从广度和深度上(1分)强调了故事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
不同点:选文第25段:通过写老家人得知故事后的留言,交代了老人寻亲的背景,表现了村民的善良,由个人到群体,深化了文章大爱的主题(表现了“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的主题)。(2分,意对即可)
链接材料:强调“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故事不只是一时一地发生,而是各地天天都会发生,指出了故事的普遍意义,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无限同情。(2分,意对即可)
三、作文(60分)
在试阅的基础上集体商讨具体的评阅标准后再正式评阅。
建议:切入分为43分,但要以“内容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文体基本规范,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为标准。其它请参照2018年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确认抄试卷上的阅读理解原文或其他原文,视字数和书写质量给1-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