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康百万系列之《花瓦坛》被《小小说月刊》2018年11期转载

(2018-10-24 16:07:34)
标签:

巩义

河洛

康百万

小小说

分类: 康百万系列

咸丰当皇帝那会儿巩县城有两家钱庄一家是周二爷开的一家是康百万开的。“钱庄 类似现在的银行或贷或存那时候官办的不多一般都是有实力的商人开办由于周家起步早康家的生意便有点冷清周二爷跟喝了蜜一样得劲心说不出几年康家的钱庄就得倒闭没想到一个花瓦坛改变了两家钱庄的命运

话说这一天周家的钱庄走进一位村姑村姑怀里抱着一个瓦坛就是过去农村用来盛米面的比瓦罐大多了若瓦罐是孙子辈瓦坛就是爷字辈瓦坛不同于瓷器是用陶土做的通气性好吸附性强但容易裂纹凡是家里有瓦坛的没有不用纸糊的村姑抱的这个瓦坛就糊得里三层外三层几乎看不出本色了

当时周二爷也在钱庄他以为村姑的瓦坛里装的都是银子探头一看空荡荡的不免有些失望:“这里是存钱的不是收破烂的。”

村姑说:“俺是来取钱的。”

周二爷把手一伸:“契券呢?”契券就是存钱时钱庄开出的票据

闻听此话村姑眼里的泪噗噜噜掉下来众人劝说半天村姑止住哭道出了原委两天前她发现瓦坛有裂纹找不到纸糊发现抽屉里有一沓纸顺手糊在瓦坛上还生怕不结实顺着裂纹里也糊外也糊全糊上了昨天在外地给人撑船的丈夫回来才知道糊到瓦坛上的是家里十几年的积蓄”——丈夫在周家钱庄存钱的契券”,总共二十六两银子在当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丈夫一生气离家出走了村姑本想寻个短见牵挂两岁的儿子想死也不敢死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钱庄碰运气

周二爷走上前仔细看了看瓦坛隐约可以看出是契券”,但字已经模糊了没等他说话钱庄的活计说:“这哪行契券即使能揭下来字迹都认不出来了怎么知道是不是我们钱庄的你到底存的是不是二十六两?”

村姑说:“大牛说了就是存到周家钱庄的就是二十六两。”大牛是村姑的丈夫李姓

没有契券不给对付到天边都说得过去看到围观的人也都一脸失望无可奈何的样子周二爷心里有了底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对村姑说:“我也很同情你但规矩就是规矩自认倒霉吧。”

村姑知道无望又哭啼起来

恰巧康百万路过周家钱庄看到里边吵吵嚷嚷的便踱步进来

得知原委康百万说:“周掌柜钱庄应该有原始记录可以查查吗。”

这话在理那些围观看热闹的人也都随声附和

周二爷再说拒绝就显得有点赖皮了只好让伙计去查账谁知道查来查去根本没李大牛这个名字

不可能不可能。”村姑又哭起来

这下周二爷说话也硬气了:“你若不服可以到县衙告吗。”然后他双手一抱拳:“康掌柜诸位乡亲大伙儿都看到了周某店小利薄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实在是爱莫能助啊。”大家都听出来了周二爷的潜台词就是这位村妇是来敲诈他的

康百万抱起瓦坛对村妇说:“老乡可能你记错了说不定大牛是把钱存到康家的康家钱庄给你支取。”

村姑愣怔半天才明白过来使劲摇着头:“俺家男人说得清清楚楚是周家钱庄的不是康家钱庄。”

接下来康百万劝说半天村姑才半信半疑就这样康百万收了那个瓦坛按照村姑说的数目连本带息给支付了

自从有了花瓦坛”,康家钱庄的生意从此有了起色周家钱庄的生意渐渐淡了不到三年就关了门据周家钱庄记账的先生后来讲钱庄关门的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张花妞存的十几笔钱没有认领总数二十六两银子

张花妞就是那位村姑的名字她不知道当年丈夫是以她的名义存下的

康百万把花瓦坛放在康家钱庄的显眼位置凡是进店的顾客都会从伙计嘴里听到这个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