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新:亲情的力量
(2018-06-02 07:15:06)
标签:
巩义河洛试题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亲情的力量
——读侯发山老师的《平安夜的愿望》
赵文新
手机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也出现了许多让人们深思的问题。比如侯发山老师的《平安夜的愿望》,老焦的无奈和心酸,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是当下社会至少在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的事实,这不得不让人考虑,如何对待亲情。
这篇小说,条理清晰,以儿孙回家、老焦备饭、催吃饭、饭桌许愿为线索,通过对话展示人物心里,揭示呼唤亲情的主题。
文章开头用欢快的格调,幽默的语句描写了老焦一家儿孙归来的温馨与热闹,让人羡慕不已。
对于一位空巢老人,没有什么比儿孙欢聚一堂更幸福的了,何况儿孙们归来出乎老焦的意料。老焦“乐得咧着嘴,嘴巴老半天都合不上。”这笑是惊喜,是发自老焦心底的高兴。点明了亲情重要的主题。
有了“岳母刺字”的教训,听说圣诞节,老焦不敢多言语,还是喜在心里。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与欢快的开头形成鲜明对比,老焦辛辛苦苦准备好儿孙们喜欢吃的饭菜,应该是一家人举杯欢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可是,又一次让老焦意外,儿孙们只看手机,各有各的理由,忽略了他的存在。对于老焦的催促,不情愿、不领情。
作为父亲,老焦理解儿女的不容易,问候领导、同朋友聊天、说悄悄话、做生意等等。
孩子玩游戏,大人有应酬,饭菜凉了,老焦只好一遍又一遍的热。面对亲情,这帮孝子贤孙,熟视无睹,我想老焦的心比菜还凉。菜凉了可以热,心凉了那什么温暖?不知道做儿女的想过没有。
孩子永远都是快乐的天使,小喜的一句:爷爷喜欢吃剩菜。把大家都逗笑了,可这笑是老人的心酸、大人的尴尬,像一记重锤敲打着儿女的良心。
也给那些冷落亲情的儿女敲响了警钟,呼唤亲情,珍惜亲情。
附原文:
平安夜的愿望
侯发山
接到他们归来的消息,老焦早就备好了丰盛的饭菜。有的用盖子捂着,有的在灶上炖着,有的在微波炉里热着。大家一落座,一道道菜便粉墨登场了。除了凉菜,都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袅袅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钻;花红柳绿的,耀人的眼睛。老焦发现,儿孙们几乎不动筷子,却都盯着手机。
老焦忍不住说道:“春,这是你爱吃的红烧鲤鱼。”
春是老大。他头也没抬,说:“爸,等会儿,我给老板问候一声。”
老话讲,端人碗,受人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春也不容易。老焦看了看老二,说:“夏,这是你爱吃的拔丝山药。”
夏只顾瞄着手机,说:“爸,等会儿,我给朋友聊着呢。”
俗话讲,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也是的,不能没有朋友。老焦看了看大女儿秋,说:“秋,这是你爱吃的炝冬笋。”
秋也没抬头,说:“爸,等会儿,我把这批货发走。”
这年头,有啥不能有病,没啥不能没钱。秋文凭不高,没啥技术,也真难为她了。老焦转脸看了看冬,说:“冬,这是你爱吃的糖焖莲子。”
冬没吭声,看着手机出了神。
冬点了点头,说:“爸,等会儿,我给同事说点悄悄话。”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别看冬最小,还是明事理的。老焦把目光投向孙子小欢:“小欢,这是你爱吃的山鸡丁儿。”
小欢说:“爷爷,等会儿,我正在战斗,不能临阵脱逃。”
战斗?老焦吓了一跳,旋即明白是网络游戏。他对孙女小喜说:“小喜,这是你爱吃的瓜丝儿。”
小喜说:“爷爷,等会儿,我把鬼片看完。”
老焦吆喝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响应。看到有的菜凉了,他就挪动脚步去厨房热菜,一盘又一盘,一趟又一趟。
小欢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说声我饿了,然后拿起筷子叨菜。老焦趁机又催促吃饭,大家才不情愿地拿起筷子,一边叨菜一边看手机。
小欢一边往嘴里塞鸡丁,一边皱着眉头叫道:“爷爷,您爱吃啥菜啊?”
小喜说:“爷爷最爱吃剩菜!”
一句话,大人们都笑了。看得出,那笑不是十分的自然。春忙转移话题,说大家都许个愿吧,圣诞老人会帮大家实现的。
听说圣诞老人要来,最开心的要数孩子。
小欢说:“我要当班长。”
小喜说:“我要当班花。”
春说:“争取来年当上部门主管。”
夏说:“明年赚20万。”
秋说:“到美国旅游一次。”
冬说:“减肥十斤。”
轮到老焦了。他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犹豫半天,还是没说话。
小欢说:“爷爷,圣诞老人真的会来,去年我睡觉前许愿要个新书包,醒来就发现枕头边有个新书包。”
“真的,”小喜点点头,“我许愿要个蝴蝶发卡,第二天就发现书包里有个蝴蝶发卡。”
真的这么灵验?老焦有点不相信。
春夏秋冬一律憋着笑,忙点了点头——他们想给老人买点礼物,却不知道老人缺少什么。之前他们给老人买了不少东西,除了吃的,好多都没拆封呢。
看看这个,瞧瞧那个,老焦说:“我希望你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冬说:“爸,您怎么老想着我们呢?不算,说您自己的。”
说您自己的。其他几个人也随声附和。
老焦这才不好意思咧嘴一笑,说:“我、我希望自己变成手机。”
手机?在座的都傻乎乎地瞅着老焦,一时没明白过来,还以为老人老年痴呆了。
老焦解释道:“我要是能变成手机,就能跟你们不离不弃了……”
春,夏,秋,还有冬,都不说话了。两个孩子叽叽喳喳叫开了:
“我也想变成手机。”
“我要变成苹果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