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匪游戏》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和点评。
(2017-12-24 19:42:39)
标签:
巩义河洛试题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警匪游戏
侯发山
春节期间,小童一家人玩“警匪游戏”(又称“杀人游戏”)。“警匪游戏”是一种适合多人玩的益智类游戏,有多种版本的玩法。小童和妹妹还小,他们玩的是那种简单易学的“天黑请闭眼”,算是初级版吧。
小童一家6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自己,这天表哥也在,一共7个人参与了“警匪游戏”。表哥担任法官。由于人数少,警察、杀手和良民各设置两个。他们玩的是纸牌,规定抽到K的为杀手,王为警察,普通牌为良民。
有一局,小童和妹妹抽到了K,就是说他们两个是杀手。第一轮挑选杀人目标时,小童眨巴着眼睛,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最后指了指自己,妹妹比小童小一岁,啥事都听哥哥的,这次也不例外,就合伙把哥哥“杀”了。
睁开眼睛后,得知杀手把自己解决了,大家都哄堂大笑,笑小童真是个孩子,不会玩。小童才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
表哥说,小童,杀手就是杀别人的,你怎么把自己杀了?
小童没有笑,眨巴着眼睛,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不忍心杀。
表哥捋了一下小童的头,说傻孩子,这是游戏,又不是真杀。
还有一局,小童被凶手“杀”了,让他发表遗言指认凶手时,他竟指着表哥,言之凿凿地说,是你杀了我。
表哥哭笑不得,说我是法官,不是凶手啊,凶手在他们中间。说罢指了指周围几个人。
小童摇了摇头,说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怎么可能杀我呢?
就这样,因为小童的天真,失去了游戏原有的快乐和趣味,他们玩了几局后便不玩了。
不过,游戏之后,小童的爸爸妈妈心里触动比较大,私下商量说,小童这孩子太善良了,咱们一定多挣钱,让孩子生活得幸福一些,快乐一些。过罢年,两个人就坐上南下的火车,加入了打工的队伍。
等到爸爸妈妈从南方回来,已经是6年之后,小童都已经上初一了。
早上吃罢饺子,表哥也过来了,在他的提议下,又开始玩“警匪游戏”。跟上次一样,表哥担任法官。
第一局,小童和妹妹抽到了K,挑选杀人目标时,小童和妹妹不约而同把手势指向了爸爸。
其实爸爸这一轮是“警察”身份,结果一上去就被“杀”了,退出游戏。另一个“警察”是奶奶,她怀疑“凶手”是小童的妈妈,没有理由,只是感觉。奶奶的怀疑得到法官的否定,但小童的妈妈最后还是高票“当选”“杀手”。在接下来的陈述过程中,小童和妹妹虽说不出什么理由,却一致认定“凶手”就是妈妈;爷爷呢,不知道怎么回事,也跟风判定小童的妈妈是凶手。小童的妈妈有口难辩,感到冤枉死了,因为她是大大的“良民”。这样一来,法官不得不根据众人的意愿把小童的妈妈“处决”了。
游戏结束后,表哥随口对小童和妹妹说:“你们这对白眼狼,过年爸妈给你们买了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为啥要杀死他们呢?”
小童看了看爸爸,看了看妈妈,迟疑了一下,然后嗫嚅道:“他们回来那天,我几乎都没认出来……这些年他们去哪儿了?我和妹妹恨死他们了!”
小童的妹妹没有说话,但,用力点了点头。
过罢年,小童的爸爸和妈妈没有外出打工。
(原发《北京文学》2017年第6期,入选《故事会》2017年秋季增刊、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科综合卷)
阅读理解: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先用大段篇幅介绍“警匪游戏”,是因为读者对此并不熟悉,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B.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如“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怎么可能杀我呢”就表现了小童的天真。
C.心地不纯的“表哥”虽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他的出现推动了情节发展,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D.小童的妹妹在文中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她同小童的成长历程一样,内心世界相同。
2.小说中两次游戏中小童的不同选择表现了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3.文章以“过罢年,小童的爸爸和妈妈没有外出打工”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看答案:
1.D。
2.在第一次游戏当中,表现了小童的天真和善良,如在指认“凶手”时,他不相信自己的亲人会“杀”自己;让他当“杀手”时,她又不愿意“杀”自己的亲人。在玩第二次游戏当时,小童已经懂事了,有分辩是非的能力了,怨恨自己的父母在外打工不回家,所以当“杀手”时,“杀”了爸爸,还“诬陷”妈妈是“凶手”。
3. 文章以“过罢年,小童的爸爸和妈妈没有外出打工”结尾,这样的处理说明小童的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一味为了赚钱而忽略了家庭和亲情,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这样的结尾点明了主旨,对其他家长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点评赏析:
笑着杀戮从不见血。尽管这是一个游戏,但平实安静下却暗涌着理解的渴望和彻骨的残忍。游戏内外,皆人生。无处可逃的精神暗面,直击内心深处。人人都有性格缺陷,人心终有隐晦,作家的高明之处,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谩骂讽刺打压,而是置身故事之外,展示这个世界的困惑,正视弱势的群体。作者不过分介入,也不过分漠然。故事里的父母或者子女都只不过代表着一种象征,每一次游戏体验也都有所喻指。你会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你也会为可怜父母心操碎了心,当然你也会为作家这种流畅而不着痕迹,但生动完整地表现社会隐晦的创作方式拍手称赞——侯发山的故事从来不会令人失望,节奏感不拖沓也不急促。故事在平和外表之下,潜伏着一股悲观的黑色暗流,但这个游戏亦如人生的写照,一次冒险经历的是人性的蜕变。《警匪游戏》其实这哪里是个游戏,根本就是人生。(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