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洛汇流》原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17-08-06 07:48:35)
标签:

巩义

河洛

文化

小小说

试题

分类: 生活点滴


《河洛汇流》原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河洛汇流

侯发山

康二勇接班后,感觉到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有时免不了心烦气躁,爱发脾气,爱训斥人,惹得相公们、伙计们,包括太太小姐们,都私下议论他,说他不够稳重,没有度量,不像一个当家人。

康百万也知道,但从没有说过什么。

这一天,看到康二勇把当天的事务安排完毕,康百万就带他外出散步,说是要去看一看河洛汇流。

康二勇知道,父亲肯定有话对自己说,这是父亲的一贯做法,总是借古说今、借物说事,让人很快就能明白过来,而不是就事论事讲一些大道理。

他们坐船顺洛河而下。

河里来往着不少船只,当然都是康家的。各式各样的船都有,有舵楼船(康家的太平船属此种类型的船),有瓜皮船,有鸡窝船,有小方船,等等。附近一个船上的伙计可能遇到什么好事了,卖力地叫着滑稽的号子:

螃蟹说它行路正,

刺猬说它身上光,

屎壳郎推个粪蛋子,

一路吆喝着卖麝香……

康百万和康二勇并未坐康家的游船,而是一种象鼻船,这种船船身轻,阻力小,航速快,又名“草上飞”。但这种船行驶不稳,所以事故偏多。有一首歌谣这样形容:“象鼻子船,两头尖,不是沉底就是翻。”不过,康家的象鼻船经过自家船厂改造后,极少出现麻烦。

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他们来到了观看河洛汇流的最佳地方——邙岭上的伏羲八卦台。此地北临黄河,南依连山,东据虎牢,西望洛川。“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巍巍北邙,婉蜓连绵,芳草萋萋漫延至洛河边。他们去的时候,正在这里游玩的人也不少。有认识康百万的人忙上前与他打趣道:“老掌柜,今天怎么有闲情逸致?这要耽误多少生意啊?”

康百万呵呵一笑:“欣赏到美丽的景致,心情愉悦,神清气爽,也是千金买不来的……”

父亲是让自己来赋诗填词的?康二勇心里一惊,忙瘦肠刮肚地酝酿佳句。

黄河河道虽然在巩县这一段较为平缓,然而还是裹挟着西北高原上的黄土烈风,咆哮奔腾,滚滚而来,一副锐不可挡的霸气,呈现着无比的刚强和浑厚。如果说黄河是一位粗犷的男子,而洛河则像一位柔美的女子。洛河在黄河的南边,河水清澈,如舞动的丝绦彩带,蜿蜒而来,像是羞羞答答来给黄河约会的。两条河相会后,两水清浊交汇,河洛分明,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井水不犯河水似的。相交处的一条水线清晰可见,依偎着绵延数里后,两条河交织在一起,以顺时针方向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好像谁也不服谁,在搏斗似的,纠结在一起。这个漩涡一半黑一半白。再往下游看,漩涡没有了,两条河成了一种颜色,成了一条河流——黄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潋滟,又像微风吹拂着一幅金黄色的绸缎,很是壮观无比。

“真美啊!”康二勇叹道。

康百万说:“二勇,看到眼前的景象,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颇含玄机,令人茫无头绪。二勇傻乎乎地看着父亲。

康百万提示道:“看到两条河水交汇你有何感悟。”

 “黄河强大,洛河弱小,所以最终被黄河吃掉……爹,我说得对吗?”康二勇迟疑了一下,才回答父亲的问话。

“说得也有道理。”康百万说,“对于同一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河洛汇流这个景象我琢磨到了‘和谐’。只有和谐了,方能畅通无阻。黄河正是有包容心,不拒细流,才能成为一条大河的……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康二勇一下子茅塞顿开,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康百万乘兴说道:“和谐、包容、自强不息,这是黄河的精神,也是河洛文化的精髓,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髓……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和谐,无论干什么事,不去斤斤计较,才能没有障碍,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原发《小说月刊》2012年第2期。入选2011-2012学年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届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思源教学网、精英家教网等)

 

阅读理解: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读,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的情节平和舒缓,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结尾处卒章显志,并与前文形成照应。

B.写康氏父子并不坐自家的船,而是坐一种叫“草上飞”的小船,间接表明黄河水势的浩大与奔腾。

C.8段写“有认识康百万的人忙与他打趣”,此处的对话看似闲笔,实则暗示了康父对康二勇寄予厚望,颇费心血地精心培养他。

D.小说用朴实、隽永的语言,描写了民谣号子以及河洛汇流的壮景,充满地域风情,给人诗画般的美感。

E.通观全文,康二勇并不像开篇人们议论的那样,这说明认识一个人要客观、全面,就像文中的康百万认识河洛汇流一样。

2.小说六、七段引用了号子和歌谣,有何作用?(6分)

3.简析第11段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4.小说中,康百万说:“只有和谐了,方能畅通无阻。”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这句话给你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BE

解析:B.他们坐的是自家船厂改造后的象鼻船,行驶在洛河上;E.对河洛汇流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客观与否、全面与否的问题。

2.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展现了地域风情。②通过号子与歌谣的内容,暗示康二勇“看不见自己的缺陷,反而自以为是”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危险性。③为下文提出“和谐、包容”的主旨做铺垫,使主旨不突兀,不生硬。此题考查引用的好处,此处的作用有三,一条2分。

3.①照应了小说的题目,具体描绘两河交织、融汇的过程。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引出下文父子俩看到这番景象后的感悟。③展现了地域风光,形象地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河洛汇流图。④暗示小说的主题,河洛汇流蕴含着“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一条2分,答出3条即可)

4.①这句话是说,和谐是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上策,能让人顺利地迈向成功。(解释句义2分)(解释句义2分)②文中的康家就是在康百万的这一思想指导下融洽和谐、父慈子孝、家业兴盛。(康家的和谐2分)③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因为这也是河洛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精髓,只有做到和谐,才能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国家的和谐2分)④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对待亲人、师长、朋友,对待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也应本着和谐为先、包容为要的原则,做到不断进步、自强不息。(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启发2分,言之成理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