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原发《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1期,感谢刘斌立主编!

标签:
河洛文化小小说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我去白马寺源于伺候住院的父亲。
父亲住院半个月了,我们兄弟三个轮流侍奉。每人五天,我排最后一轮。这五天对我来说,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毫不为过,吃不好,休息根本谈不上,父亲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一会渴了一会尿哩,弄得我烦不胜烦。譬如说,他要喝玉米粥,等到买来玉米粥,他却说要喝豆浆;譬如说,父亲说要大便。他不能起床,需要在床上完成。父亲使不上一点劲,我折腾了半天把便盆塞到他屁股下面。等了有几分钟,不见一点动静,他却说,我不想解了。类似的事情,一天要上演好多次。有时,我忍不住发脾气,说难听话。从他眼神里看出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偷着乐。因此,这一轮一结束我就对两个弟弟说,我要去白马寺。
两个弟弟都愣住了,意思是说,父亲卧病在床你还有心出去啊。
趁他们话没出口,我抢先说道,我去白马寺上上香,父亲的病兴许会好起来。听说,白马寺很灵的。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两个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我说,你们两个轮流伺候,我多出点钱。
老二兄弟自身条件不是很好,点了点头。
老三兄弟迟疑了一下,也答应了。
为了让他们放心,先把钱打给了他们,包括父亲住院的钱,我也打得足足的。然后,我就开车去了洛阳白马寺。
在白马寺逗留了将近半个月,我终于把白马寺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是中国第一古刹,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
这期间,为了清净,我把手机也关了。
待我返回来后,父亲已经躺在骨灰盒里了。老二兄弟说,你走的第二天,父亲就咽气了。联系不上你,等了几天,阴阳先生说不能再等了,就把事儿办了。
我没有过度的悲伤,心里反而送了一口气,嘴上说道,走了好,他老人家不受症了。
当时,母亲也在场。她诧异地看了我一眼,似乎我不该说这样的话。
我说的是实话,父亲躺在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任凭人摆布,没有了一点尊严。他自己也说,不用给我治了,让我走吧,太难受了。
这些日子你去哪儿了?母亲哀怨地看我一眼。
我、我去白马寺上香了,求佛祖保佑父亲长命百岁。我振振有词地回答。我说的是事实,有什么好心虚的?!
母亲幽幽地说,你父亲没有出过远门,唯一去过的就是白马寺。
我愣了一下,说,父亲啥时候去旅游的?我咋不知道。
母亲叹了口气,接下来给我讲述父亲去白马寺的经历。
我四岁那年,到山上玩耍,不小心跌落到一山泉里,我的胳膊骨折了。当地的一个土医生治不了,建议去白马寺,说那里的正骨医院全国有名,医术有保证,不会给孩子留下后遗症。父亲没有一点犹豫,带上干粮,背上我就走。当时,不通公共汽车,火车更是不便。父亲就背上我顺着公路走。有过路的货车了,他就站在路中央拦,遇到好心的司机,让我们爬上车厢,捎上一段;有的不愿捎,还送给父亲一句话:咋不轧死你!
母亲说,走了一天一夜,你们才到医院。到了医院,你父亲一下子晕倒了。
父亲怎么啦?
母亲说,一天一夜没吃东西,背着你,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是头骡子也该累趴下喽。
我的鼻子酸酸的,有种想哭的感觉。
母亲说,白天他在医院照顾你,晚上给医院打扫卫生,挣钱给你交药费,给你炖骨头汤喝……你们从白马寺回来时,你养得白白胖胖,他瘦得脱了像,我差一点没认出来。
我眼里汪着泪。
母亲说,这次他住院,没少难为你们,为啥?就是让你们恨他,断了念想!
娘,您别说了!我眼里的泪终于滚落下来。
第二天,我就带上父亲的骨灰盒去了白马寺。
母亲说,父亲在那里一个多月,却没进寺里看过。
我要带上父亲好好逛一逛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