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印象

标签:
杂谈河洛情感历史 |
分类: 生活点滴 |
对于中牟,我并不陌生,而且只要一提到中牟,总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浓浓的情愫,一时间,心里满满的,暖暖的。我不是在这里矫情,我说的是肺腑之言。
常言说,人不亲水亲。中牟和我所在的巩义被同一条河水滋养着,都在黄河的南岸,相距一百多里,说是两个兄弟有点牵强,像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果实更形象一点。这是其一。西晋著名文学家、有美男子之称的潘安是巩义人,祖籍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这是其二;在2014年之前,巩义与中牟同属郑州地区,六县市笔会每年一届,结识了众多中牟文友,如郭从珍、娄纪周、邱成立、蒋长青、王吴军,等等,当然,还有中牟县宣传部部长、文联主席王银玲这样的领导朋友。我来中牟参加了多次笔会,其中有两次是王银玲部长精心筹办的小小说笔会,收获了不少的喜悦和快乐。这是其三;大约是在2010年,在由中牟县委宣传部举办的“五洲绿源杯”中牟西瓜大蒜有奖征文活动中,我的拙作《中牟汉子》获得二等奖。这是其四。
值得一说的是2010年到2013年这一段时间。这四年,我的女儿在中牟上大学,来往中牟就比较频繁了,相继认识了李汤波、刘勇鑫、蔡春成、韩明欣等一批新的朋友,且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在这四年当中,见识了中牟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变宽了,高楼变多了,市区干净了,城市变绿了……期间,我曾多次游览了绿博园,体验了方特,见识了中牟的现代农业。
走进这绿博园,仿佛走进了大自然,仿佛来到了世界各地。这是因为,占地近三千亩的绿博园,有94个特色的精品园林景观,分别是全国各省区市、中直部门(系统)、计划单列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港澳台、国际友好城市等。绿博园内处处青竹碧水、鸟语花香、绿意融融,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木、人文景观,让人享受到了丰盛的的绿色视觉盛宴。而且,每来一次,感觉都不一样。每来一次过后,总盼望着什么时候再来。
2013年夏天的一天,我曾到方特体验了一把。那天虽然天气炎热,园内依然人山人海,每个娱乐项目前都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有的要等上一个小时左右。在“欢乐天地”这个由国内众多经典刺激的机械游乐项目组成的多主题项目区,我虽然血压有点高,还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冒险参与一些惊险刺激的项目,如“高空飞翔”“波浪翻滚”等。观看了《生命之光》《飞越极限》《海螺湾》等如梦如幻的立体巨幕剧场4D电影。遗憾的是,直到天黑,有不少项目还没有来得及玩,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你想想,身临其境,上至九天揽月,下至海底欢宴,梦回秦月汉关,神游童话世界;或可穿越时空隧道,忽而身处蛮荒时代,忽而经历星球大战……能不美吗?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吗?
中牟的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业。这是当我来到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后给我的印象。在精品果蔬示范区,看到那些传统的蔬菜不再使用土壤,而是含着养分的水自动化浇灌,一样长得生机盎然,使人看上一眼就满嘴生津。公园内空气干净,气候温暖(示范区是在高大的玻璃大棚内),游人如织,显然,这样的公园不但是市民的“菜篮子”,而且也成了附近居民休闲观光的好出去,真是一举多得。
每年的夏天,我享用的甘甜润口的西瓜,都是中牟瓜农所种,平时吃的大蒜更是闻名遐迩的“中牟大蒜”……因此说,我与中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雁鸣湖金秋笔会”上,我对中牟这个城市又有了新的认识。静泊山庄、圣安德鲁高尔夫球场、雁鸣湖镇区等地方,使我感觉到中牟真是个适宜人居的好地方。难怪开封、郑州人纷纷到中牟买房,像孙荪、李佩甫、张宇、何向阳等十多位省文艺届著名人士都在中牟居住,使得中牟有了远近闻名的“作家村”。孙荪老师高兴地说,中牟是一个“都市型田园城市”,我喜欢这里,在这里安度晚年是最好的去处。
在中牟郑庵镇春晖社区,说是安置房,更像“小别墅”,每栋房子上下三层,面积二百多平米,还配有一个车库。走进村委会右边一户人家,当时门虚掩着,没锁,我们推门进去。主人不在,自由进出,这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市已成奢望。站在客厅,看到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样不少,各色金鱼在金鱼缸里自由自在的游动,平安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回到街上,看到一个个老大娘、老大爷开心的笑容,你就会知道他们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人差。恍惚间,好像置身于异域胜地,完全忘却了这是一个小小的村庄。
这次笔会,我在中牟停留了短短的两天两夜,虽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感受了中牟,但窥一斑可见全豹,足以见证了中牟的变化以及中牟人的精神面貌。顺便啰嗦一点,在接到雁鸣湖金秋笔会会议通知的同时,就接到主办方会议三天天气预报的短信提醒;报到时,接待手册上除了常见的采风安排、就餐安排等事项外,已经把房间号都登记好了,直接拿上房卡入住即可。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回到家里的我接到主办方的电话,问我是否安全到家……从这些细节上,我再次感受到了中牟人的朴实、厚道和真诚!
说到这里,您就会明白我对中牟“情有独钟”不是随口说出来的。中牟,也值得我念念不忘,天天祝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