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刊》2016年3期目录
标签:
河洛历史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
青年作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还是要看活力与朝气,青年作家是文坛的新鲜血液;成熟作家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于稳健与深厚,成熟作家是文坛的壮硕骨骼。《小说选刊》要做的事情是,为读者淘选出见证中国文坛实力和活力的作品。
本期中篇头题是陈希我的小说《父》,读者不难从中看到一位成熟作家对历史过往、对当下现实、对人心人性的挖掘力度和审视能力。《父》从一个家庭的父子关系着手,在审问与辩护之间展开。作品中的父亲身上携带着已经逝去的时代,仿佛他的时代在和我们的时代进行对抗,而同时我们又明白,没有历史也就没有当下,没有这样的父亲也就没有这样的儿子。他的那群儿子,也不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孝子或不孝之子,那也是一群素质、处境不同的人,他们遭遇了一次面向良心、面向道德、拯救自我的机遇和挑战。
东西的短篇小说《私了》,表明中国作家在感性的汉语思维中展开了对逻辑性的追索。怎么才能称得上是“私了”?谁和谁“私了”?能不能“私了”?不断冒出的问号,构成问题的召唤——以逻辑的力量召唤作家去写、读者去读。作家邱华栋不仅稳健而且敏锐,他的短篇小说《云柜》书写“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精密计算带来的荒谬,逻辑和理性带来的异化。关注名家力作,也注重扶植文学新人,翻开中国当代文学史,当年《小说选刊》的这些“新人”历经时光淘洗,已是名家大咖。
“80后”作家李衔夏的中篇小说《旗煊》,颇具传奇色彩,叙写典丽却不华丽,笔墨灵动而不轻飘,如同朝气蓬勃、朦朦胧胧的诗篇。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格调,女主人公如同蒲松龄笔下的妖狐,身上氤氲着一股妖气。《旗煊》对爱情、自由等理想,洋溢着堪称偏执的、决绝求索的热情,也略带着些鲁迅所形容的“血的蒸汽”。李衔夏对他们这代人的精神疑难进行思考,虽称不得精深,但已展现其辽阔的视野及不俗的思想活力与能力。
目
中篇小说
父
选自《花城》(双月刊)2016年第1期
创作谈
左弯道
选自《小说界》(双月刊)2016年第1期
此身何处
选自《天涯》(双月刊)2016年第1期
丽人行
选自《人民文学》2016年第2期
旗煊
选自《都市》2016年第2期
病
选自《创作与评论》2016年第2期
小说课堂
小说的常理与反常理
史料·我与《小说选刊》
试着让故事继续
短篇小说
私了
选自《作家》2016年第2期
来自桑多镇的汉族男人
选自《西藏文学》(双月刊)2016年第1期
云柜
选自《当代》(双月刊)2016年第1期
假日
选自《天津文学》2016年第1期
去武汉
选自《西北军事文学》(双月刊)2016年第1期
死要面子活受罪
选自《芒种》2016年第3期
异卉
选自《黄河文学》2015年第12期
我的苏莱曼不见了
选自《回族文学》(双月刊)2015年第5期
微小说
个人小结
纽扣
王的疼痛
都是拍照惹的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