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培俊兄

(2016-01-12 18:35:01)
标签:

河洛

历史

旅游

情感

分类: 生活点滴

怀念培俊兄

       (2012年在嵩山,右二为李培俊兄)

在我的师友中,有很多使我难以忘怀的,现在想起来很是怀念他们。李培俊兄就是其中的一位。培俊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协常务理事、荥阳市作协名誉主席、《大风》执行主编。

培俊兄真好,可是培俊兄走了。那天我接到张鑫琦老师的电话时,真的是难以相信,因为两个月前我还和上街的朋友一起到荥阳骚扰他,又是喝得酩酊大醉而归。当时,培俊兄的状态很好,接连跟我碰杯,怎么可能说走就走了呢?就在前两天,我还和焦作作协副主席黄凌约好,年前聚会巩义一次呢。真的是不敢相信,接下来,我连续打了几个荥阳朋友的电话,证实噩耗是真的。

一时间,我的眼前浮现出培俊兄招牌式的笑眯眯的样子,关于他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因为培俊兄大我十好几岁,不属于一个年龄段,且他成名较早,所以当我真正认识他的时候,他已年过不惑,瘦瘦的,白净的脸,地道的文人形象。那时候他就在郑州,甚至河南文坛上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以中短篇小说创作为主,作品散见于《奔流》、《百花园》、《飞天》、《莽原》、《清明》、《安徽文学》、《山东文学》、《小说界》、《延河》、《小说选刊》、《读者》等报刊,有多部作品荣获郑州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年度小小说优秀奖、吴承恩文学奖等。难忘的是他那篇发表在《莽原》上的中篇《爆炸》,语言老道,构思新颖,故事精彩,把人性的善与恶演绎得精彩迭出。培俊兄的作品好,人品也好。那时,见到他时诚惶诚恐,但他丝毫没有一个大作家的架子,没有倚老卖老,没有盛气凌人,反而十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无论对谁都能谈得来。由于当时同属郑州管辖,我们每年都要参加郑州作协举办的六县市笔会,一来二去,就更加熟稔了,我对他由当初的老师称谓变成兄长了。

培俊兄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但他仍然很谦虚很勤奋,每年都创作出不少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没有那些花花肠子,没有那些时髦的东西,既耐读又好读,而且关注的都是弱势群体,关注的都是当前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 除了自己的创作外,培俊兄全力培养青年作者,请知名作家和编辑授课,本人授课30余次,修改作者稿件500余篇。培养出数十位省市级作协会员。他还发起、创办“黄河两岸文学创作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作者,由最初的荥阳市、温县两地二十几人参加,十余年来逐步发展到郑州、焦作、平顶山、漯河、许昌等四地市8县作者100余人参加。对加强黄河两岸的文学交流,推动黄河两岸的文学创作,培俊兄功不可没!

我跟培俊兄熟悉之后,彼此间的联系就密切了,除了电话、短信、微信、QQ交流外,来往也勤了,不说六县市的笔会、黄河两岸的研讨会,每年总要有个两三次,不是他率队来巩义,就是我率队去荥阳,或者我们两地朋友齐聚上街,和上街朋友一起聊天、喝酒。难忘竹林笔会上他对创作的侃侃而谈,难忘公川笔会上他爬山时的矫健身影,难忘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同游李商隐公园,难忘在浓浓春意下,我们同游荥阳植物园,难忘我的研讨会上他的《心灵的写作》………每次跟培俊兄在一起喝酒,我都要大醉一次。现在想想,是因为我们关系太好了,因为关系好,才喝得无拘无束,毫无遮拦,或许这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吧。

培俊兄真好,可是培俊兄走了。每当回忆起与他同行的那段日子,无论经受什么样的风雨和坎坷,培俊兄的言传身教都能鞭策我勇敢地前行。像培俊兄这样的好人,我们都希望他一直活下去,好像这也能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一种力量。但他还是走了,我们无法留住他,无论他走多远,走多久,我仍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