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代日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5-12-27 17:59:58)
标签:

河洛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生活点滴

                        三代日记

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偶然在书橱里发现了他们祖孙三代的日记,阅后甚觉有趣,经他本人同意,现各选一篇,以飨大家。

朋友父亲的日记是在一沓散发着潮湿味的麻纸上画着的(他父亲不识字,只能用图记下当时的情景,朋友看图说话,我把意思记下来):

1937122    大雪

我已经两顿没吃东西了。娘说:“喝水吧,狗蛋。”我摇摇头。我不顾寒冷蹲在门口,望着飘着雪花的院子,等待着爹的归来——爹早早出去要饭。娘说:“狗蛋,我有办法让你不饿,你躺到炕上去。”我乖乖地躺到炕上。娘技术性地把枕头抽了塞到我屁股下面,又把被子叠方正垫到我双腿下面。娘苦笑着说:“饿不饿了?”“不饿。”娘说:“你抵住炕,屁股靠墙,两条腿贴着墙尽量往上伸……”哈,我倒立起来了,果然不感到肚子饿了。

朋友的日记是写在一沓发黄的白纸上的:

196285   

我和妹妹正在树下看蚂蚁搬家,冷不防爹踢我一脚:“你要耍,今儿晌午不让你喝汤。”我忙从地上爬起来摸着干瘪的肚子:“我不耍了。”爹暖了脸:“提个篮去挖野菜。”村里大人小孩天天疯了似的挖,哪还有啊!爹说:“去后山沟。”于是,我勒了勒裤腰带,说提个小篮去了后山沟。

我前、后、左、右看得很仔细,生怕漏掉一棵灰灰菜、刺角芽、毛妮棵、面条棵……忽然,我发现前面地堰上有几棵酸枣树,上面挂着嘟噜连串的红枣。我高兴坏了,忙攀上去摘了一个尝尝,嗨,又酸又甜。我又吃了几个后,忙把小篮里的野菜倒了,开始手忙脚乱摘酸枣,惟恐有人来跟我抢了。几棵树摘完了,竟摘了满满一小篮。我一路跑回家里,等待着大众的夸奖。

不料,爹看到红枣不但没有笑脸,反而扬手在我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随后把一篮子酸枣全倒进了茅坑里。我委屈得哇哇大哭。

“他还是个孩子,知道啥?”娘剜了爹一眼,拉我到怀里,用衣襟给我擦了把泪,叹道:“孩子,你不知道,酸枣开胃呀。”我愣愣地盯着娘,还是迷瞪不开。娘说:“人吃了它,就越想吃饭……”

朋友儿子的日记是记在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上:

199232   

我在看动画片,妈喊我吃饭。我说不饿。妈说:“阳阳,你是不是又吃零食了?”我摇摇头。她见我还坐在电视机前,就给我端了碗饺子,嘟嚷着:“整天不吃饭怎么行?”我接过碗,用筷子往嘴里扒拉一个,努力往肚里咽:“又是羊肉馅。”妈在一旁监视着我吃,我灵机一动,说:“妈,给我端杯茶。”妈扭身进了厨房,趁此工夫,我把饺子往沙发下扒拉了两个。妈端来水,立在旁边不走。我又说:“妈,把健胃消食片给我拿来。”妈不知是计,转身去取。我故伎重演又往沙发下塞了几个……就这样,不大工夫,我便把这碗饺子报销了。妈嗔道:“还不饿呢?”晚上,妈去跳舞了,我就把饺子从沙发下弄出来,倒进院子里的狗糟里,看着它吃完,我才回房间打游戏……

 

原发《郑州晚报》2001年1月7日,《微型小说选刊》2001年第8期、《读者》2001年第20期、《语文世界》2002年第4期、《阅读与作文》(初中版)2004年第9期转载,入选《三新同步训练》(初一语文下)、《最值得珍藏的小小说选》、《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美文如歌》(第四辑)》、《时文选粹》(第五辑)》、《感动小学生微型小说全集》、《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成长小小说》、《震撼大学生的101篇小小说》、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2年第5、《取法美文写佳作》等)

 

阅读理解:

1.三则日记的天气分别是“大雪”“阴”“晴”分别蕴含的着什么样的含义?

2.文中祖孙三代日记中所记的内容都与吃饭有关,但情况却大不相同,请把你的概括写在下面:

1)“朋友的父亲”是        

2)“朋友”是              

3)“朋友的儿子”是        

3.作者把祖孙的三则日记安排在一起,有什么妙处?

4.结合文章谈谈,物质丰富了,经济发达了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1.“大雪”表示当时是战争时期,生活很清苦;“阴” 指战争过后家园重建,表示生活转好了,但还是有一些苦;“晴”指美好生活时代。

2.(1)“朋友的父亲”小时候的生活有了上顿没下顿,是靠要饭过日子的,为了感到不饿,做了一系列荒唐的动作;(2)“朋友”为了填饱肚子被父亲叫去摘野菜,而朋友摘回一篮子酸枣却挨了打,原因是吃了酸枣会越发让人想吃饭;(3)“朋友的儿子”被母亲“逼”着吃饭,他为了应付了事,想法子将母亲支开而把饺子塞进沙发下面。

3. 这篇文章构思巧妙之处就在于,同为“吃” 这个点,作者又作了艺术处理,这就如同电影“蒙太奇”手法,由一个“点”(吃)再分成三个“点”(三个不同时期),然后再由“点”带出“面”——反映了中国近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第一则写了民不聊生;第二则写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第三则写了生活富裕。

4. 生活好了,也还存在一个怎样教育孩子让他们知道勤俭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