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酒”征文展播《陈年酒事》(作者:夏艳平)
(2015-06-11 06:56:20)
标签:
河洛历史情感文化 |
分类: 康百万系列 |
说起喝酒,就不能不说说我大伯,还有他那一帮子拜把子兄弟。我大伯的拜把子兄弟共十一人,有杀猪的,有剃头的,有做泥工的,当然,大部分是种田插地的。但不管是做什么的,一律按照年龄的长幼排序,年龄最大的排行老大,第二的排行老二,依此例推,最小的那个叫老幺,我大伯排行第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大伯和他那帮子拜把子兄弟,都爱喝酒,而且一喝起酒来,个个豪气冲天的,谁都不在话下,就算是帝王将相、绝世英豪,也不过是一碟供他们下酒的小菜,此时此刻,他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大集体时,家家户户都很穷,有的连肚子都填不饱,可我大伯那帮子拜把子兄弟,隔三差五的就要聚在一起喝一顿酒。十一个家庭,总会有些红白喜事,只要哪家有红白喜事,他们就会借机喝它个一醉方休。如果长时间没有红白喜事,他们也有解馋的法子,就是轮流坐庄,这一庄轮着坐下来,要喝多少次酒啊。
在我大伯那帮子拜把子兄弟中,算我大伯的命好,当兵退伍后,留在了河南巩义,有了一份工作,还找了一个当地女子为妻。
我大伯是一个很重义气的人,每次回家,都要把他那帮子拜把子兄弟请到家里来,好好地嗫一顿。作为那帮子拜把子兄弟中,唯一吃公家饭的人,我大伯招待他们的酒宴,自然比别人家的要丰盛一些,更重要的是,我大伯请他们喝的,不是当地的土酒,而是他带回来的巩义名产——康百万酒。因而,我大伯每次回来探家,就是他那帮子拜把子兄弟的节日。
我大伯和他那帮子拜把子兄弟喝酒,从不掺外人,他们坐席,也有讲究,就是在谁家喝酒,谁就和老大一起,坐在上席上,其他人则按照排行,依次而坐。
那次我大伯回家,他那帮子拜把子兄弟又如约而至。待到大家坐定后,我大伯拿出一瓶康百万酒,撕开包装,取出酒瓶,将其放置在桌子上,晾过一小会儿,然后,才动手开酒。我大伯开酒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十双眼睛,不,应该是十一双眼睛,全都紧紧地盯在那个酒瓶上,那样子,庄严得像是一个仪式。
我大伯拧开瓶盖,并没有急着斟酒,而是将酒瓶拿在手上,轻轻地摇几下。那酒真是好酒,我大伯一摇晃,酒香就飘了出来。这时,我大伯那帮子拜把子兄弟,像约好了似的,都微微地闭上眼睛,轻轻地吸着鼻子,然后齐声叫道:“真香啊!”
看着兄弟们陶醉的样子,我大伯这才端起酒瓶,按照顺序,给每个兄弟斟酒。为了这次集会,我大伯特地去集市买回了一筒新酒杯。新酒杯是玻璃的,大小一致,酒倒在里面,清清醇醇的,很好看。
酒斟好后,就该我大伯敬酒了。我大伯站起身来,双手捧起酒杯,其他兄弟也都迫不及待地端起了酒杯。
美妙的时刻就要到了!
可就在这时,坐在右侧的老四,突然站起身来,重重地拉开椅子,愤怒地离席而去。
老四的举动,把兄弟们搞懵了。我大伯连忙放下酒杯,去拉扯老四,其他人也加入了拉扯老四的行列。可不管兄弟们怎么拉,怎么扯,老四就是不回到座位上。有人问:“老四,你这是怎么的,谁惹你了?”老四黑沉着脸,也不回答,只拚命地从拉扯他的手里挣出来,倔强地往门外走去。
见老四去意已决,大家只好放弃了努力,但一场好酒局,被老四这一搅,就少了一些味道。大家喝得兴味索然,不知到底谁惹恼了老四。
几天后才弄清楚,问题出在我大伯买的那筒酒杯上。一筒酒杯只有十个,而他们兄弟有十一个,这样,喝酒时就拿了一个旧酒杯凑数。那个旧酒杯比新酒杯要小一些,不知怎么弄的,那个旧酒杯最后摆在了老四的面前。
这个老四,在他们那帮子拜把子兄弟中,家境是最差的,因此,总有些自卑,且很敏感,生怕兄弟们瞧不起他。这次,看到别人面前摆的都是新酒杯,而自己面前却是一个旧的小酒杯,他就来了气:我人穷,未必人也小了?
时光一晃就是几十年,老四现在已是八十岁的人了,不过身体还很硬朗,前些时见到他,不知怎么就说起了那次喝酒的事。老四说:“我一看就知道,那个旧酒杯比新酒杯要少装二钱酒,如果喝五杯,就要少整整一两酒呢。那可是曾侍奉过慈禧老佛爷的好酒啊,我能不生气吗?”
老四边说边朗声大笑起来,笑过后又接着说:“我可没吃亏呢,自那以后,你大伯每次回来,总要单独拎两瓶康百万酒给我。”我也笑了,说:“四伯,现在喝酒可不能由着性子啊,再好的酒也要少喝一点。”老四说:“你这孩子,还以为我不知道啊,人要财富,更要健康,现在每次喝酒,我都要‘留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