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酒”征文展播《灵丹妙药》(作者:江岸)
(2015-05-15 16:43:35)
标签:
河洛历史情感文化 |
分类: 康百万系列 |
大伯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时有惊人之举。这不,堂姐带他到郑州看病,他趁堂姐买饭去了,竟然偷偷溜出病房,跑到巩义来看我。看着他一脸顽皮孩童般的笑容和满头枯焦的白发,我真是哭笑不得。大伯患了贲门癌,已经在郑州一家大医院接受了手术。这次,他是专门到郑州化疗的。
大伯说,我再也不想让你姐浪费钱了,我也不治了。你打个电话给她,让她先回家。我在你这里住几天。
我和妻子准备了丰盛的家宴。大伯没有儿子,对待我就像对待亲生儿子,口口声声把我喊儿子。我绝对不能慢待大伯。
儿子,怎么光让吃菜,不给老子上酒?大伯终于憋不住了,催促我。
我和妻子交换了一下眼色,面面相觑。愣怔片刻,妻子冲我轻轻摇了摇头。妻子是医生,不可能让病中的大伯喝酒的。妻子飞快地替大伯盛饭,递到大伯手上,热情地说,大伯,快尝尝米饭,我用泰国大米蒸的,可香啦!
谁知大伯啪地一声把饭碗撂到餐桌上,往后一仰,斜靠在椅背上。大伯恼火地说,我在你姐家都快烦死了,整天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的!怎么你们也这样?我都八十多了,黄土埋到顶的人了,哪有那么多穷讲究?
沉默半晌,我知道自己拗不过他,只得问,您喝什么酒?啤酒,红酒?
大伯斩钉截铁地说,你过去给老子喝什么酒,今天就给老子上什么酒!
我打开酒柜,拿出一瓶康百万酒,打开了,馥郁的香气立即升腾起来,弥漫在整个餐厅。大伯连连使劲抽了几下鼻子,眉开眼笑地说,对,就是这个味儿……
和大伯推杯换盏的时候,大伯的一幕幕往事放电影似地在我心头浮现。大伯曾经是我老家黄泥湾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的靠谱以及不靠谱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他曾经在秋冬季节带领全体社员在洗脂河畔兴修了大片大寨田。由此他被评为全国学大寨先进分子,进京参加表彰大会。他第一次坐火车,把行李放上行李架以后,悠闲地下车抽旱烟。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启动了,他这才发现这个绿皮大家伙不是村里的牛车,吆喝几声就会乖乖停下。误车的大伯讲明了情况,火车站的同志说,没关系,你坐下趟车吧,我们打电话给下一站,让他们把你的行李收好,你去了再交给你。大伯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电话,好奇地问,电话比火车还快?人家说,比火车快多了。他说,那我坐电话去北京吧。坐着电话上北京是他一生闹的最著名的笑话。他开完会,兴高采烈地回家,没过几天,天降暴雨,眼睁睁地看着那一片大寨田被山洪冲得七零八落,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大伯做过的最出彩的事情,当属感动驻队的县交通局长投巨资在洗脂河上兴建了一座三孔大桥,彻底解决了黄泥湾大队社员出入困难的问题。那个年代,县城冬季取暖还靠烧木炭。木炭分两种:柞木炭又叫黑炭,易燃,但不耐烧,有时还冒烟;栎木炭外表呈灰白色,又叫白炭,燃烧时间长,火劲足,不冒烟。所以白炭更受欢迎。大伯派人烧出几挑上好的白炭,运到县城里,找个地方寄存起来。下雪那天,他带几个社员进了城,挑着白炭去了县交通局长家里。大伯说,下雪了,天冷了,我们怕局长受冻,赶紧送几挑炭过来。看着他们敞开的破棉袄和热气腾腾的脸,局长极为感动,关切地问,你们从黄泥湾一路挑过来的?六七十里山路啊,累坏了吧?这一感动不要紧,来年大桥就动工了……
大伯就是这样有主见的人。他不仅在我家天天要酒喝,而且临走的时候,他还让我去超市买回来一件矿泉水。他把瓶子一个个都打开,把矿泉水倒在我们家一个大盆里,倒了满满一盆,然后往空瓶子里灌康百万酒。
我瞪大眼睛,迷惑地看着他做这一切的时候,他冲我做了个鬼脸,诡异地笑了一下。
大伯回老家以后,我隔几天就给堂姐打电话,询问大伯的情况。我早就跟堂姐说过,大伯大限快到的时候,我必须提前几天回家,为他送终。堂姐总是说,大伯的身体一直好好的,病情没有恶化的迹象。
有一天,堂姐突然打来电话,一种不祥之感立即涌上我的心头。我接听了,却是大伯的声音。大伯爽朗地说,儿子,我上次带回来的康百万酒快喝完了,你赶紧给老子寄几件回来。
大伯,寄那么多酒干什么?您老可别贪杯啊。我迟迟疑疑地说。
儿子,是不是舍不得啊?老子前天到医院复查了,癌细胞没有了。医生还问我怎么好的呢,我说,我喝了康百万酒啊。这酒啊,真是灵丹妙药啊!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
你快点寄吧,多多益善啊。大伯叮嘱道。
开车前往康百万酒批发站的时候,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大伯爽朗的欢声笑语,心里像春天的花园一样开满了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