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风起中文网师友):可怜天下父母心 ——侯发山《一双皮鞋》赏析
(2014-09-22 13:50:14)
标签:
育儿 |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
可怜天下父母心
——侯发山《一双皮鞋》赏析
侯老师的小说总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满怀着对底层人物的关怀。
《一双皮鞋》里的马老伯是个拣破烂的,他急需一双皮鞋的钱。在“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把大地炙烤得像个蒸笼,闷热闷热的。”的正午,“马老伯背着个鼓囊囊的蛇皮袋,两眼瞪得溜圆,像个寻找猎物的猎人一样,不放过大街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旮旯。”小说到了结尾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马老伯那么需要一双买皮鞋的钱,并不是为了自己,只见“马老伯拿出200块钱给儿子说,给,你买双新皮鞋吧。一个月前,儿子就朝他要钱,说要买一双皮鞋。”马老伯辛辛苦苦地拣破烂,全都是为了儿子。这样的结局真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不过像马老伯儿子那样大学毕业不出去工作,还一味在家啃老的也是大有人在。侯老师便是针对这样的现实,用艺术的手法、典型的事例,对这群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为了加强矛盾,小说里还特意用白描的手法对两双鞋进行了对比,先是写马老伯脚上的布鞋“已经穿了两三年,补了无数次。眼下,两个脚上的几个脚趾头都肆无忌惮地裸露在外面。鞋面破了几个洞,已经看不出鞋面面料的颜色了。”接着写马老伯拣到的皮鞋“两个鞋后跟有些磨损,鞋面有些皱褶,没有其他毛病,大约有七、八成新。”为了把批判的程度加深,小说在结尾处继续针对马老伯和儿子的心理进行对比描写“马老伯又忍不住对儿子说,嘿嘿,我今天我拣了一双皮鞋!儿子朝马老伯脚上一瞄,顿时愣住了——父亲脚上穿的皮鞋是他下午刚扔到外边的。”一种强烈的冲突,让读者也恨不得在那儿子的脸上抽几巴掌。
通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马老伯的父亲形象让人过目难忘。总得来说,侯老师的这篇小说立意新颖、结构合理,看得出侯老师进行过一番精巧的构思。从侯老师的行文风格来看,他定是个充满了慈悲思想的作家,是一个拥有大爱的作家,也祝愿他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原文链接:
前一篇:采风地之五:阳城皇城相府
后一篇:采风途中留影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