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坐公交的老人》发《天津文学》2014年5期
(2014-05-19 14:48: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我是12路公交车上新来的一名司机。
那天上午八点多,我驾车到达玉华小区公交车站台。我发现,正在候车的乘客依次上车时,一名大约八十岁的老大爷上了车,抖抖索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20元的纸币,要往投币箱投。
老大爷糊涂了?我见状急忙起身打算拦住老人,但钱已经落入投币箱。我只好说道:“老人家,坐公交车只需投币1元,您投的钱多,可以到公交公司去领回来。”
老大爷却不接话,只是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由于车上乘客较多,我便专心致志地开车。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把车开到终点站后,老大爷没有下车,还在车上坐着。难道他迷路了?还是想把多投的钱给坐回来?
我关切地问:“大爷,您到哪里下?”
老大爷茫然地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
我以为老大爷是个聋子,再次大声说道:“老大爷,您到哪里去?”
这次老大爷听清了,嘴唇哆嗦半天,才低声咕哝道:“俺也不知道。”
“不知道?您、您迷路了?”现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很多,莫非这位老大爷也是?
老大爷瞥了我一眼,慢慢摇了摇头。
我又问道:“大爷,您需要帮助吗?”
老大爷再次摇了摇头。
我说:“大爷,您是本地人吗?”
老大爷点了点头。
我略微松了口气,没话找话,说咱们公交公司有规定,超过60岁的本地户口居民可以办个老年优待证,坐公交只需出具证件,无需购票。如果他没办优待证,请他找个时间带上户口本和两张二寸相片去公交公司办个优待证。
“谢谢!”老大爷轻轻吐了两个字。我发现,他的眼神里有了些许感激。
开车时间到了,我继续开车上路。
第二趟开完后,老大爷依旧坐在那个靠窗户的位置,第三趟到达终点站时,老太还是没有下车。绕了三四趟,我发现老大爷一直坐在窗户旁,时而抬头看窗外人流,时而扫视上车人群。老大爷满脸皱纹,眼睛混浊,身上穿的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袖口的地方已经破损了。这个老大爷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在第四趟到达终点站时,我再次主动上前与老大爷交流,但不管我怎么说,他除了轻微叹口气外,始终不作答。
这时站上有知情的同事悄声对我说,这个老头经常这样子,不要理睬他,可能精神有问题。
精神病人?不会吧,他都会说谢谢吗。可是,轻微的精神病人也会说谢谢啊。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精神病人若跟人急起来,是不负法律责任的。再者说,人家买了票,总不能撵人家下车啊。爱下不下!
我快下班的时候,发现老大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车了。我松了口气。
没想到,隔了两天,也是八点多的时候,在玉华小区公交站,那个老大爷又上了车,这次他脖子上挂的是老年优待证,看样子是刚刚办来的。
跟那次一样,我跑到终点站后,老大爷没有下;第二趟开完后,老大爷依旧坐在那个靠窗户的位置;第三趟到达终点站时,老太还是没有下车。绕了三四趟,我发现老大爷一直坐在窗户旁,时而抬头看窗外人流,时而扫视上车人群……
第二天八点多,我驾车到达玉华小区公交车站台。老大爷准时上了车,我开车跑到终点站,老大爷没有下;第二趟开完后,老大爷依旧坐在那个靠窗户的位置;第三趟到达终点站时,老太还是没有下车……
联想到老大爷的异常举动,中午时分,乘客不是很多的时候,我打电话报警求助。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派出所民警来到停靠在路边的公交车,上前询问情况,最终明白老大爷坐车其实只是想打发时间、排解寂寞。看来人人都怕警察,老大爷也一样,见到警察发问,回答得也很顺溜。
警察说:“老人家,您怎么不去养老院呢?”
老大爷摇摇头,似乎是很委屈地说:“养老院不收俺。”
“为什么不收您?”
“因为俺有儿子。”
“明白了,您有子女,不符合条件啊。您儿子在哪里?我这就联系他。”警察拿出了手机。
“他在养老院。”
“养老院?您儿子在养老院工作?”
“不是,是在养老院养老。”
“在养老院养老?为什么他能进养老院,您却不能?”
“因为他,就是俺的儿子没有子女。”
“……”警察给弄糊涂了。
我也给弄糊涂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