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系列之《两棵桃树》发《百花园》5期
(2014-04-18 19:47: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小小说 | 
 
侯发山
康家善果园的东南角有两棵树,一棵是桃树,另一棵还是桃树。
善果园是康家的水果园,在洛河岸边,有上百亩大,分片种植着苹果、桃、杏、梨、葡萄、樱桃等。眼下正是春季,管理果园的小伙计们在园子里劳作,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浇水……有条不紊,像是计划好了的。最热闹的去处要数桃园。桃花开了,蜜蜂们“嗡嗡”着忙着采蜜,几个小伙计也在忙着剪枝、掐花。那些枝头上的桃花挤挤扛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粉中有红,红中有粉,煞是好看。康家的丫鬟、小姐款款走在桃园中,偶尔采一朵桃花戴在头上,扮个鬼脸臭美,或是你追我赶,故意弄得桃花往身上落,相互取笑打趣。
康百万来到了善果园的东南角。同去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和几个侄子,包括长子康道顺和次子康道平。那里的两棵桃树是他特意种植的,而且不要小伙计们插手,都是他自己管理。跟桃园里的其他桃树一样,今年这两株桃树的花开得同样喜人,远处看,像是两团云霞。
父亲今天又要唱哪一出?道顺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带着他们兄弟几个来到这里,给一棵树上足了肥料、浇足了水,另一棵不管不问。到了来年春天,父亲又领他们来到桃树跟前,发现施肥浇水的那棵桃树,花开得稠,开得艳,另外一棵,即没浇水没施肥的那一棵,花开得稀散,颜色也不正,像是个没人疼的黄毛丫头。父亲指着两棵树对他们说,看到了吧?这就是勤奋和懒惰的区别!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只要你工夫下到了,老天爷是不会亏待你的……他们兄弟几个那时还小,但都是聪明人,没等父亲把话说完,就纷纷表态,自己要如何如何,不让老父亲操心。道顺清楚地记得,听了他们几个的话,那一刻,父亲的脸笑得像朵盛开的桃花。
现在桃花开了,已经过了施肥浇水的时间段,难道是来赏花吟诗的?想想也不可能,康家正在创业的时候,七事八事的,父亲不会有此雅兴的。道顺猜测。
看到两棵怒放着花朵的桃树,康百万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花开得太稠密了,你们说,要不要剪掉一些?
几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把目光投向道顺。道顺是老大,没有可推辞的,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爹,不要剪,剪掉太可惜了。”
“为什么?”康百万问。
道顺迟疑了一下,说:“因为一株花就是一个果,没有了花哪还有果?”
“有道理。”康百万把脸转向道平,“道平,你认为呢?”
道平说:“爹,应该剪掉一些花朵。”
“说说你的理由?”康百万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
道平低声说道:“我看他们都在果园里剪花呢……”
“好,既然意见不一样,咱今天就做个试验,只拾掇一棵桃树。”康百万说罢,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把剪子,站在树下开始忙活了。看到一个枝头上开了四朵花,他就掐掉两个;有的干枝发叉过多,他就把发叉的枝头剪掉……
修剪之后,踩着满地的花朵,康百万说:“走吧,等到桃子成熟了再来。”
似乎转眼间,秋天就来到了,其实算是夏末秋初,善果园里到处散发着阵阵果香,有苹果味,有梨子味,酸酸甜甜,让人忍不住口生津。
康百万一行来到了两棵桃树下。
除了康百万,随行的都惊得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剪掉花朵的那一棵,桃子虽然结得少,但一个比一个大,另一棵没剪枝掐花的,果子虽然小,但结得稠密。康百万随手分别摘了几个桃子,让孩子们品尝。他们发现,大桃子甘甜可口,口味很正,小桃子又酸又涩,倒人的胃口。
康百万笑了笑,说:“孩子们,从这两棵树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到东西。因为树的养分是固定的,所以花朵少的,果就结的大、甜;花朵多,因为养分分散,当然不成气候。同样,每个人的时间是一定的,能力也有有限的,要学会给自己剪枝,不能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学,要钻一门,爱一门,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学经商的你就好好经商,不要想着当官的事;走仕途的你就好好当你的官,不要想着经商的事……”
几个孩子唯唯诺诺,醍醐灌顶者有,懵懵懂懂者也有。
据地方志记载:康道顺担任山东遂平教谕,虽是一县教职,却不要县里的薪饷,且他的两个随从、四个轿夫的薪水也是道顺自己发给他们的。后来,道顺当上汶上县县令,勤政爱民,不阿权贵,深得朝廷和百姓的爱戴。
康道平,喜欢舞枪弄棒,向少林武僧学习少林棍棒拳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后来道平任乡勇营统领,修筑金谷寨,多次击退土匪的骚扰,保护了当地百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