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昊老师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点滴 |
我在郑州日报副刊发表了上百篇小小说和散文,责编有王嘉贵、李昆霞,还有现在仍在做副刊编辑的邱海泉和李昊,除了认识邱海泉老师之外,其他三位并未谋面。当然,给我编发最多的是李昊老师。今日李昊老师要带87岁的老母亲来巩义,我才有幸见到大名鼎鼎的李昊老师。
李昊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实在、真诚,没有个别文人或者说是大刊编辑的架子和傲气,有一见如故,像是家里兄长的感觉。所以我也就没有通知当地有关领导作陪,自作主张取而代之。有大家风范的李昊老师果然没有介意,说这样更好,自由、随意。这两年我在郑州日报副刊发稿较多,而且推荐了汤波弟、新治哥等朋友的文章,也都给一一编发了。有朋友开玩笑说,我跟李昊老师熟悉,关系好。其实不然,之前李昊老师对我来说真是盲区,我只知道他的电话号码、邮箱、QQ号,有稿件就发到他的邮箱里,QQ几乎不聊,电话也很少打一个,逢年过节发过短信问候一下,仅此而已。
见面我才知道,李昊老师早在十年前就到康百万庄园采访过。他的老母亲近日看到我在报纸上发表的《康百万庄园游踪》后,萌生了到康百万庄园一游的想法。李昊老师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上夫人和老母亲,驱车来到巩义。
从李昊老师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孝。
在来之前,李昊老师就反复交代我,要找一个讲解耐心的导游,因为母亲年纪大,腿脚不方便,耳朵也背。到达庄园停车场后,李昊老师从后备箱搬出轮椅,让老母亲坐上轮椅。在之后的游览过程中,只要能走轮椅的地方,李昊都坚持让母亲坐轮椅。每到一个地方,导游讲解后,李昊老师就弯腰附在母亲耳边再大声讲解一遍。看到这一幕,旁边不少老年游客啧啧称赞,羡慕不已:看看人家这孩子,真孝顺!
李昊老师给我解释说,之所以选择今天来,因为这几天老母亲的身体状态好,精神充沛,没有感冒什么的,再加上天气适宜,所以就来了。
短短半天时间,让我见识到李昊老师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善良:在途中休息的时候,我买了几瓶水,唯独没有给导游小姐买,李昊老师忙拿出自己的水,说姑娘你喝吧。导游小姐当然谢绝了。我虽没脸红,但心里已经很不安了。在开往市区途中,看到前面一个女孩骑着摩托飞驰,她长长的裙裾飘到了后面,搭在了后轮胎上面,一旦缠绕到轮胎里面,后面不堪设想。在即将超过女孩那一刻,李昊老师放慢车速,放下车窗,让我告诉女孩把裙子收起来。小小的两个细节,足以说明李昊老师的大爱大善。
在吃饭的时候,李昊老师细心照顾母亲,倒茶、夹菜,无微不至。当鱼头豆腐汤上来的时候,我让老人家喝,老人家摇了摇头。李昊老师尝了尝,说好喝。他母亲才像孩子似地笑着说,给我舀一勺吧。李昊老师的爱人忙给老人家舀了一勺,交代婆婆:小心,汤有点烫。那一刻,看着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既羡慕又感动。
吃罢饭,我提议再转其他地方,李昊老师说,老母亲年纪大了,上午体力消耗过大,下午不能再转了。就这样,我们顺便到北宋皇陵永昭陵走马观花看了看,李昊老师一家就返程了。随后,我回到家有感而发就在博客上写下了这篇博文。李昊老师看到后,在QQ给我留言:做人生规定动作而已。
李昊老师,我真想叫您一声大哥,可以否?其实,不管你是否同意,我早已在心中把您当成大哥了。
前一篇:《爷爷的染坊》发《北方文学》6期
后一篇:登封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