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怀鬼胎众生相
——侯发山老师《局长的笔记本》结构欣赏
高峰
我很敬重侯发山老师。去年11月,我有幸在巩义竹林参加了侯发山老师的作品研讨会,聆听了杨晓敏刘海涛李永康等小小说前辈和专家对侯老师作品的研讨和褒奖;侯老师发在2009年4月20日《贵港日报》上的小小说《算账》也是我学习的范文;2010年我开博客第一个加的好友就是侯发山老师。今天读到侯发山老师发表在《精短小说》,后被《小说选刊》转载的《局长的笔记本》,很感震撼,想从学生的角度进行结构欣赏。不妥之处,敬请侯老师和文友们批评指正。
《小说选刊》编辑申平老师说:《局长的笔记本》是写官场的,以出人意料的结局取胜。故事开始就大吊读者胃口,接着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最后谜底揭开,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拍案叫绝。
那么侯老师是怎么样结构篇章,铺排故事情节的呢?
首先,《局长的笔记本》采取的是综合式结构。
即:介乎链条式和蛛网式之间的一种结构,叫综合式结构。这种结构方法,常常把故事情节拆开、打碎、重组,形成“总——分——”的骨架,达到“1+1﹥2”的艺术效果。
《局长的笔记本》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1、2两个自然段是“总”,即“总述”。——张副局长的笔记本丢了,张副局长贴出告示重奖捡到者,大家议论纷纷。
从第3自然段到第6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出了一个人物,这就是“分”,即“分述”,几乎在同一时间里4个人物同时行动。当然,4个人物各怀鬼胎,尽情表演官场里的众生相。
——人物A:秘书小刘。他寻找笔记本的范围限于本单位。他的鬼胎是“他知道,自己如果能找到张副局长的笔记本,张副局长肯定会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的,绝不会让自己当一辈子秘书(想升迁)。”
——人物B:科长大李。他在外围上下工夫寻找笔记本。他的鬼胎是“没想到张副局长的屁股也不干净。我找到这个笔记本,看你张副局长还有啥屁再放(想出气)!”
——人物C:副局长老贺。老贺老奸巨猾,即在公安局里防风,又在纪检委上做文章。老贺的鬼胎是“老贺早就想抓张副局长的辫子,自己爬上去(踏着同志们的鲜血前进)。”
——人物D:保洁员老马。老马“捡”到了张副局长的笔记本!那么老马是怎样捡到的呢?老马的鬼胎何在?这是这篇小小说的亮点,也是这篇小小说的留白。如果没有老马“捡”到笔记本,这篇小小说将大大折扣了。正是因为老马的鬼胎更胜一筹,才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
这4个人物小刘、大李、老贺和老马,应该是同时出场,同时行动的,所以在“分述”的时候,尽管行文有先后,在时空上是“同时进行”的。另外,这4个人物之间没有发生利害关系和矛盾冲突,他们4人的矛盾冲突都发生在和张副局长的利害关系上。在他们4人粉墨登场进行表演的时候,张副局长呢?——“出差了”。这是情节的需要。
小小说进行到这儿,才是“平台期”,“高潮”还在后头。第8自然段,张局长和老马“推杯换盏”才道出了真情!振聋发聩的结局。但是,请注意,这个结局侯老师仍然在“卖关子”,在留空白。即:老马“捡”到的笔记本到底是怎样“捡”到的?这就是侯老师的智慧了!
其次,这种“综合式结构”的艺术规律。《局长的笔记本》有5个画面:1、张副局长丢了笔记本,自己着急,贴告示;2、秘书小刘在寻找;3、科长大李在寻找;3、副局长老贺到处放风;4、清洁工老马“捡到了”;5、张局长和老马推杯换盏。这5个不同的画面,用蒙太奇的手法组接在一起,一个核心细节出现了。——官场的做作和各怀鬼胎!小刘太嫩,大李次之,老贺更胜一筹,老马独出心裁。
电影蒙太奇理论告诉我们:不同镜头的组接可以产生单个镜头所不具备的内涵。系统论也有一个命题:1+1﹥2。这就是《局长的笔记本》结构形态能够获得艺术生命力的理论依据。
附:《局长的笔记本》
局长的笔记本
侯发山
1、张副局长的笔记本丢了,是那种袖珍型类似电话本大小的笔记本。张副局长慌了,他在单位的公告栏里贴出了寻物启事,声称捡到归还者一定重奖。
2、这个启事在单位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汶川大地震。私下里,大家都猜测笔记本里的内容:有人怀疑这个笔记本是张副局长的受贿记录。有人认为这个笔记本是张副局长的风流日记。总之,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笔记本不同寻常非同小可,记录着张副局长的隐私,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议论归议论,大家还是纷纷加入到了寻找张副局长笔记本的行列当中。
3、秘书小刘。他寻找的范围限于本单位。他认为,既然是张副局长很重要的东西,他不可能拿到外边去。于是,小刘把局会议室、每层楼的厕所、局餐厅、棋牌室等等,旮旮旯旯都找到了,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小刘有点失望。他知道,自己如果能找到张副局长的笔记本,张副局长肯定会给自己安排一个职位的,绝不会让自己当一辈子秘书。张副局长是常务副局长,早晚要上去的……
4、科长大李。上一次他跟一个客户去吃一顿饭,张副局长在大会上讲小会上提,弄得他一直很没面子。没想到张副局长的屁股也不干净。我找到这个笔记本,看你张副局长还有啥屁再放!大李找的范围跟小刘相反,他在外围上下工夫,各个酒店、洗浴中心、KTV等等,凡是此等场所,他一个也不放过,挨个进去查看、询问,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副局长老贺。自从局长调走后,局长的位置一直空缺着。有竞争实力的只有他跟张副局长。老贺早就想抓张副局长的辫子。此刻,老贺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心说真是天助我也,这个笔记本丢得太是时候了。老贺就是老贺,他认为小刘和大李的作法有点小儿科了,他直接给公安局的朋友打了电话,说张副局长遭窃了,让警察同志给帮帮忙。老贺说:“你们关注一下那些惯偷,看看是不是顺手牵羊拿走了张副局长的笔记本。如果真是这样,告诉他们,想借此敲诈张副局长,门都没有!我们张副局长可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怕来邪的!”如果就此罢手就不是老贺,他在给上级领导和纪委的同志汇报工作的时候,把张副局长丢失笔记本的事也捎带着讲了。
6、过了三天,张副局长的笔记本被负责保洁的老马捡到了。当时,老马大惊小怪咋咋呼呼的,弄得局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了。恰好那天张副局长出差了。大家都跑过来围观。这样一来,笔记本的内容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可是笔记本里只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好好干!公家的便宜咱不能沾……踏踏实实做事,夹起尾巴做人!否则,当爹的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7、很显然,是张副局长的父亲写给他的话。张副局长的父亲两年前就去世了,这个笔记本对张副局长当然显得很重要了。在场的人都傻眼了。后来,张副局长转正了。
8、有天晚上,在一家酒馆里,张局长和老马两个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老马舌头打着卷儿:“张、张局,那个笔记本真是你父亲的?”张局长笑了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