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陷阱》发《金山》4期

(2013-03-26 15:38: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陷阱

侯发山

这一天,护林员老杨在山上巡视时,忽然发现了狐狸,不是一只,是三只!两只大的,一只小的,看样子像是一家三口。让老杨心动的是这三只狐狸的毛色,火红火红的,像是三团火在山间跳跃。好多年没见到这种宝贝了,怎么现在又出现了呢?莫不是看花眼了,等到老杨揉了揉眼睛再看时,已经没有了狐狸的踪影。

到了下午巡山时,老杨又看到了那三只狐狸——它们就在眼前林间的草地上嬉戏玩耍。这次看清楚了,两只大的狐狸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小的肯定是它们的孩子。小狐狸在父母前顽皮地打着滚。它们的毛发长长的,细细的,在微风的吹拂和夕阳的照射下,像是燃烧着的红色火苗来回晃动,让人产生一种想抚摸的欲望。这种毛色的狐狸皮,如果完好无损,至少要卖千元以上。既然它们在这山上活动,肯定是在这山上安家落户了,一时半会不会跑走的……老杨心里痒痒了,决定故伎重演——抓狐狸。

老杨是抓狐狸的好手。过去,山上有狐狸。老杨就在狐狸经常出没的地方鼓捣一个陷阱,俗称“皮子关”,当地人叫狐狸不叫狐狸,叫皮子。“皮子关”其实是用一块块石头垒成的一个“机关”,模样类似一个长方形的小匣子,里面放上诱人的食物,一般都是油炸的馒头,狐狸闻到香气进到匣子里,只要它触动食物,一块石板“吧嗒”一声就把出口给堵上了。因为四周都是石头,再狡猾的狐狸也是逃不脱的……一般来说,只要陷阱弄成,诱饵摆上,隔上十天半月,就能抓到一只狐狸。在那个年月,老杨依靠这手绝技养活了一家老小。后来,狐狸绝迹了,老杨舍不得离开山林,就当起护林员。

说干就干。第二天清早,老杨就开始寻找合适的石块,石块要方正,大小还得适中,太大了搬不动,太小了不牢固。有的石头埋在土里,需要用头刨;有的石头不规则,还需要用小锤敲打……忙活了一上午,石块才备齐。简单吃罢午饭,老杨顾不上休息,着手垒“皮子关”。老杨驾轻就熟,垒好一个“皮子关”也就是个把小时的时间。很快,一个机关重重的“皮子关”弄好了。看着自己得意的杰作,老杨直起酸疼的腰,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满意地笑了。如果里面放上诱饵,当晚就能抓到一只狐狸。忽然,老杨改变了主意,这个“皮子关”太小,只能抓到一只狐狸,如果垒个大一点的,岂不把三只狐狸都给逮住了?对!垒一个大一点的。可是,问题又来了,过去老杨垒的“皮子关”只能装下一只狐狸,从没垒过能装两只狐狸的,更别说三只狐狸了,成功率有多高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抓到一只狐狸,另外的两只很难再抓到,狐狸都是很狡猾的。可是,可是,这三只狐狸的毛色太好了,失去了实在可惜,也可能这辈子很难再遇到。想到这里,老杨就动手把“皮子关”给拆了,着手研究一下子能捉住三只狐狸的“皮子关”。

老杨就是老杨,没有什么能难住他的,他研究了一个晚上终于研究出了结果。当然,构造跟原来的大同小异,略微复杂了一些。又备了一些石块后,开始垒“皮子关”。

在即将垒成的时候,“皮子关”突然坍塌了——因为“皮子关”只有半人高,坍塌的石块砸伤了老杨的腿。当时老杨疼得呲牙咧嘴呼叫着求人的时候,忽然看到那三只狐狸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然后旋风一般消失了。

两个月后,老杨才一瘸一拐上了山,却再也没见到那三只狐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