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日子!有茶叶喝了!

(2010-11-17 08:31: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入选各种集子信息及征稿启示
  
  “天醇杯”《品白芽奇兰茶话林语堂乡情》有奖征文揭晓暨补充征稿启事
  由福建省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平和天醇茶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天醇杯”《品白芽奇兰茶
  话林语堂乡情》有奖征文从2009年12月启动,2010年8月30日截稿,共收到应征稿件213篇,经评委会初评、复评,评出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四篇,优秀奖12篇,获奖者的证书和奖品平和名茶白芽奇兰茶将于近日寄出。此次征文优秀作品将结集正式出版,稿费另行支付,入选文章每篇赠送样书一本。为了征求更多的优秀作品,在此补充征稿,截稿时间2010年12月20日,投稿地址:phlyt@126.com具体要求参阅“林语堂和白芽奇兰茶”博客http://blog.sina.com.cn/lythbyqlc里的征文启事,谢谢。
  一等奖:
  情系白芽奇兰茶(散文)
  贺小林
  二等奖:
  红泥小火炉上白芽兰奇(组诗)
  韩墨
  礼物
  (小小说)
  候发山
  三等奖:
  《和林语堂先生一起品茶》(组诗)
  刘星元、
  《白芽奇兰,一切随缘》(散文)
  周海亮
  《茶话会》
  文卿
  《爱上奇兰》(散文)
  杨平端、
  优秀奖:
  一壶得真趣(散文)
  潘姝苗
  筼筜湖畔品奇兰(散文)
  海棠依旧
  《一茶两喝》(散文)
  老茂
  白芽奇兰茶里的人生(散文)
  瓶子
  《品白芽奇兰茶》(散文)
  沈奕军
  《茶神》
  张殿权、
  《品白芽奇兰茶》(组诗)
  张雪来
  《一生茶缘》(散文)
  孟夏
  《白芽奇兰惹人醉》(散文)
  冯硕
  《南方嘉木》(散文)
  江惠春
  《茶情:白芽奇兰茶(组诗)》
  凹凸、
  《人之今生一盏茶》(散文)
  赵士祥
  “天醇杯”《品白芽奇兰茶
  话林语堂乡情》征文组委会
  2010年11月16日
  附:
  一等奖一名,奖价值5000元的天醇牌白芽奇兰茶1000克;
  二等奖两名,奖价值3000元的天醇牌白芽奇兰茶1000克;
  三等奖四名,奖价值1000元的天醇牌白芽奇兰茶1000克;
  优秀奖若干名,奖价值600元的天醇牌白芽奇兰茶1000克;
  

礼 物(小说)

侯发山

父亲酷爱喝茶。记得我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买不起昂贵的茶叶,父亲只喝市面上价位较为便宜的。即便是最廉价的茶叶,父亲也不是常常能够喝到的。有时,母亲让他到街上打酱油、陈醋什么的,他就趁此机会,挪用专款,把从鸡屁股兑换来的几个钱儿都买成了茶叶。为此,母亲没少嘟囔父亲。父亲自知理亏,却还狡辩,说关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吗?!末了,就嘿嘿地冲母亲傻笑。结果,搞得母亲最后也没了脾气。看到父亲这样,我也恨他,等他不在跟前的时候,我就编派他的种种不是。母亲反而嗔怪我,让我不要埋怨父亲,她说你父亲爱喝茶,总比喝酒、打牌强,而且还对身体没损害,他爱喝就喝,这不是啥坏毛病。

父亲早些年曾在福建打工,喝茶的习惯是那时形成的。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之一,有多个品牌的茶叶,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福建产的茶叶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一茶壶,我每天走到哪儿都是快乐的。

父亲说得倒也是事实,虽然那时生活艰难,只要有茶喝,从未见到他愁眉苦脸,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有时遇到糟心事儿,他就凝神静气地喝茶,端起茶杯,好半天才上呷一口……喝着喝着就把事儿给想透了,喝着喝着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喝着喝着也就一脸灿烂。

等我后来上学后,才知道父亲的“口头禅”不是他杜撰的,是享誉全球的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原创的,原话是——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走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林语堂先生祖籍福建,童年时期就是在福建度过的。关于喝茶的妙论,俯拾皆是,言简意赅,如“茶需静品”,“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等等。

去年六月,我到福建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文学笔会。说来也巧,和我住一个房间的是当地的一位文友。闲谈之中,我知道了平和天醇茶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文友介绍说,平和天醇茶业有限公司是制作、销售茶叶的知名企业,其“天醇”商标是福建省的著名商标,产品有七大系列三十多品种,其中白芽奇兰茶最为有名。接下来,文友侃侃而谈,给我介绍白芽奇兰茶的来历,竟还有一点传奇色彩呢:相传,清乾隆年间,平和崎岭乡彭溪“水井”边长出一株茶树,新芽呈白绿色,其茶有兰花香味。后几近绝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茶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在彭溪村发现一株特别强健的老茶树,新梢芽尖有明显的白毫,小量试制后觉得品质优良,于是开始选育和推广。因为芽尖有白毫,叶张与“竹叶奇兰”相似,采其鲜叶制成乌龙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称“白芽奇兰”。白芽奇兰口味独特,既有清香,又有回甘,是当地的名茶。

我当时心中一动,决定给父亲捎上二斤白芽奇兰,也算尽一点孝心吧。

笔会期间,会议组织者安排与会作家到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参观。在纪念品销售处,我看上了一套《林语堂文集》,想作为纪念礼物买下来。可是,身上不足一千块钱,如果买下《林语堂文集》,就不能给父亲捎茶叶了。我思来想去,只好放弃购买《林语堂文集》的念头。

笔会结束后,我在当地文友的陪同下,特意到平和天醇茶业有限公司买了二斤“白芽奇兰”。

出差归来后,因为我单位里事多,直到中秋节我才回了老家一趟。为了给父亲一个小小的惊喜,之前的电话里我也没告诉父亲茶叶的事儿。到家后,没等我把茶叶从车里给父亲拿出来,父亲就一脸喜气地抱出一个纸箱,说是送给我的礼物。我疑惑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我心仪已久的《林语堂文集》!

父亲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样子,给我解释说,他前不久参加一个夕阳红旅游团到福建旅游,在参观平和林语堂文学馆时买的。

母亲在一边附和道,你父亲带的钱不多,本来想买一点当地的茶叶,想到你爱看书,就给你买了一套书。茶叶也没买成,遗憾了多天。

父亲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说有啥遗憾的?人家林语堂不但会品茶,也会写文章,我要让儿子学习林语堂……儿子是作家,出息了,我脸上也有光,喝茶才更有滋味呢。

等到我把茶叶给父亲拿出来,一生未掉过眼泪的父亲老泪纵横。

母亲说你哭啥子呢?

父亲抱着那筒“白芽奇兰”,哽咽道,我这是哭吗?我这是高兴啊。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在整理他老人家的遗物时,我又看到了那筒“白芽奇兰”,父亲竟还没有拆封!母亲说,只要家里来了人,他就抱出茶叶显摆,说是儿子孝敬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