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郁青的《“人”证》和侯发山的《报账》的异同

(2009-06-05 05:51:5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家、读者评论

评郁青的《“人”证》和侯发山的《报账》的异同                                                                    07中本4  符雪云  2007014407

当我们的社会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时候,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各种各样荒唐的腐败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于是,承载部分社会功能的微型小说开始出现大量或尖锐批判或温和劝告之类反映社会现象的作品。在同样为反映神会现象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让读者记住的,其实不多。而郁青的《“人”证》和侯发山的《报账》都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自由动作

在《“人”证》中,小说运用了“直接矛盾”的对白方式展开,即没有在事情发生的现场先叙述列车从哪来,回哪去,也不介绍列车上的环境怎样等等,而是直接把矛盾展开,“在火车上,一个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一下子就把紧张气氛铺张开来,接着就逐步高潮,没有一丝缓和的前言。小说对人物的描写也很有出色。小说是以“动作描写+对白”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如小说一开头,“一个很漂亮的女列车员,盯着一个农民工模样的中年人,大声说:”查票!”的“盯”字,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狗盯住了贼;“列车员朝他手上瞄了一眼,怪怪的笑了笑,说:“这是儿童票。”的“瞄”和“怪怪的笑了笑”,就反映出了女列车员的那种轻蔑的态度。而“女列车员冷笑了一下:没有残疾证,怎么能证明你是残疾人啊?”一个“冷”字就让人感到了女列车员的那种冷酷。诸如此类的三两个字眼就把一个冷酷无情、高傲、歧视农民工的女列车员的形象勾勒出来了。而对列车长的描写那可是更简单了。“列车长连看都不看,他不耐烦地说:我们只认证,不认人!有残疾证就是残疾人,有残疾证才能享受残疾人的待遇。你赶快补票吧。”这一小段的描写就可看出列车长的苛刻与无情了。再看看对老同志的描写,“老同志盯着列车长的眼睛,说:你是不是男人?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同样的字眼却让人感到了正气凛然。“老同志指着 她的鼻子,说:你根本就不是人!”一个“指着”就把老同志内心的气愤表现了出来。作为主角之一引发故事的发生与发展的农民工,作者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农民工很穷,没钱买成人票。他的半价票还是老乡们凑钱买的,否则连家都回不了了。农民工很受歧视,脚被机器轧掉一半后,因为没有当地户口就办不了残疾证。就这么

简单的描写,却勾画出了一个很穷很苦、心里很无奈的农民工形象,。偌大的城市居然容不下一个为城市做过贡献的人?何其悲哉!

在这篇小说中,主要线索是2对矛盾关系。一对是农民工与女列车员、列车长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是小说故事发生与发展的原因,但还不是高潮,犹如剧院表演到一半,就换人了一样,这一对矛盾在中间就暂时退出了舞台。接着就是另一对矛盾的出现了。这一对矛盾的主要人物是老同志与女列车员、列车长的矛盾,它把事情推向了高潮。这一对矛盾的斗争那可真是异常激烈,精彩纷呈。如老同志把问题巧妙地换位到列车长与女列车员的身上,以此开炮:“你是不是男人?”“你用什么证明你是男人呢?把你的男人证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我和你一样,只认证不认人,有男人证就是男人,没男人证就不是男人。”“你根本就不是人!”“你是人?那好,把你的人证拿出来看看……”不但有力地反击了对手,也遥相呼应了题目。老同志的机智实在是—绝!这样的处理效果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聪明。但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为这篇小说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而通信,我们的社会怎么啦?竟然会变得如此之荒唐?

小说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贫穷、受歧视、凄苦而无奈的农民工形象,但这也是整个社会千千万万个农民工的缩影。以小见大,作者成功地反映了社会农民工所处的环境与地位,尖锐地批判了荒唐不公的社会现象。

《“人”证》这篇小说的笔法相当娴熟,也很老到,三言两语就清晰地把故事的人物关系、性格特点、矛盾表现出来。节奏很紧凑,反映的问题也很有价值,是一篇不做的作品。

 

规定动作

同为反映社会腐败现象的作品,侯发山的《报账》也非常现实,非常具有批判性。

小说《报账》以一种简单的对白方式平铺直叙故事的发生与发展。从局长身后跟着的王书记、朱副局长、杨副局长,还有县报社、县广播电台的记者,一大群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下乡慰问困难下岗职工到拿所用费用的账单回来报销,什么车油费、餐费、服务费、出场费等一大堆变私为公18000元的报账单,而真正用于慰问的费用才180元,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淡的对白方式加上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重现了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而那一张张触目惊心的账单则反映了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普遍的腐败现象,投射出了我们社会的荒唐与腐败。

这篇小说中有着很多的心理描写,虽然不是很细腻,但仍然形象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小说一开头就运用了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出纳小马在得知局长去慰问困难下岗职工的事后,为自己想要举报局长假公济私的腐败的行为而感到内疚的心理活动。在每一次刘主任对每一张的账单的解释后更是都附有小马内心的错愕和愤怒的心理活动。小说的结尾更是运用了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来描写了小马内心的无奈和悲痛以及哭笑不得的内心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