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佛的秘诀

(2009-03-14 18:43:22)
标签:

文学

杂谈

分类: 社会小小说

拜佛的秘诀

拜佛的秘诀

►侯发山

刘可是远近闻名的暴发户。他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当地的不少高楼大厦都是他承建的。他从农村搬进了城里,还买了一辆小汽车……但他的生意和生活中还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他还觉钱赚的不够多。迷信的他自以为是没烧好香,菩萨在刁难、惩罚他。南山的寺庙里有座大佛,据说很灵验,大佛以慈悲为怀,拯救了不少受苦受难之人。刘可就准备到南山去烧香,求求大佛。

这天是初一。刘可不等天亮就开车去了南山,听说烧第一柱香的人许的愿最灵验。当他赶到庙里,看到庙里的老和尚正在打扫庭院,就忍不住问老和尚,他是不是今天第一个烧香的人。刘可曾给寺里捐过钱,老和尚认识他,便微微一笑,说:“施主不是第一个。”刘可说:“难道还有比我早的人?” 老和尚点点头。刘可就匆匆烧了三柱香,不高兴地走了。到了十五,刘可比上次提前了两个小时,当他来到寺庙里时,大门还没开呢。他很高兴,认为这次准是第一。不料想,刚起床的老和尚一边揉着醒忪的眼睛,一边说:“今天施主还不是第一个烧香的人。” 刘可四下瞅了瞅,大惑不解地说:“谁还比我早?你刚把门打开,我没看到第三个人呀?” 老和尚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出门烧香头一遭,赶不上河北马九高。”刘可愣了一下:“马九高?他是河北的?他昨晚就来了?” 老和尚摇了摇头,说马九高根本就没来。刘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加糊涂了:“那他怎么会比我早呢?”老和尚叹了口气,说:“你有车还不方便?开车去河北马九高家里看看不就得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难道马九高在家里敬有佛像?他在家里烧香?为了解开迷团,当天下午,刘可就开车去了河北。

到了马九高所住的村里,刘可打听了几个人,他们都说马九高从来不信鬼神不烧香,而且村里包括附近也没有寺庙。刘可不愿善罢甘休,他相信老和尚不会骗他。恰巧马九高在街口有一个烧饼铺,烧饼铺对面有一家旅馆。刘可就悄悄住进旅馆,在正对着马九高烧饼铺的一个房间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刘可没等马九高的烧饼铺开门就起床了,伏在窗户前偷偷观察。天灰灰明,马九高才打开门。刘可刚要下去跟踪,可是他发现马九高并没有出门的迹象。刘可也就没出房间,继续躲在窗口监视。马九高先扫地,后捅火,然后和面,最后搁在鏊子上烙烧饼。刘可注意到一个细节,马九高打出第一个烧饼后,就急忙把烧饼送到了后院。然后才空手出来一边打烧饼一边卖。难道后院他供有佛像?刘可还注意到,虽然马九高做的是小生意,却非常的火暴。他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十点,这得买多少烧饼?不得了,他肯定发了。为了探个究竟,刘可又在旅馆住了一夜。

第三天早上,马九高刚把第一个烧饼打成,准备往后院送,刘可突然出现在烧饼铺前,提出要买这个烧饼。马九高抱歉一笑,说:“对不起大哥,我这第一个烧饼不卖。” 刘可心中一动,觉得有戏,便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甩到马九高的案板上,说:“一百块卖不卖?” 马九高摇摇头,为难的说:“大哥,你就是掏一千块我也不卖……您稍等片刻,第二个烧饼马上就打出来了,不会耽搁您太多的时间。” 刘可刚要发脾气,这时,有个本地的老汉也来到烧饼铺前,见此情形,就息事宁人地对刘可说:“几十年来,马九高的第一个烧饼从没卖过。” 刘可心中暗喜,不露声色的问:“为什么?” 那老汉赞许的说:“马九高是个大孝子,每天打的第一个烧饼是让他娘吃的……”刘可怔了一下:“他不是去后院敬佛的?” 马九高忍不住笑了,说:“我向来不信这个……”老汉乐呵呵的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孝子,就都来买他的烧饼,他的生意也就出奇的好……” 原来是这样!刘可心虚了不少,忙给马九高陪了个不是,借故灰溜溜的走了。

老和尚的话是什么意思?刘可一边开着车,一边思考着老和尚的话。这时,他接到南山老和尚的电话,老和尚在电话里说了这么一句:“出门远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刘可恍然大悟!他在回家做通老婆的工作后,把乡下的老娘接到了城里……至于后来刘可成了明星企业家,那是后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俺为局长辩护
后一篇:拜   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