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西行,历时十天十夜。
最后三天,开始还想从丹巴转到四姑娘山看看,然后再从那里直接返回;后来听说不是太顺路,就临时决定从理县、汶川方向走,刚好可以沿途看看灾区的情况。
10月18日晨8点左右离开丹巴,一路欣赏沿途风光风情,而又因为要赶路,一切并不尽兴尽情,匆匆闪过而已;中午到达马尔康午餐。下午参观了很有民族特色的西索民居,一路颠簸,晚上天已黑尽才到达理县。这也是一个震后重建的依山小县城,很漂亮整洁;细雨中,经过领队一番周折寻找协调,食宿在此。
10月19日晨8点左右告别理县,路过湖南对口援助建设的一个羌寨停留了半个小时,然后直奔汶川、映秀,沿途领略了大地震对重灾区毁灭性的破坏及建设中的汶川新貌,其画面十分令人震撼!既感叹人类面对大自然无情一面时的无奈,更感慨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伟大!
傍晚到达重庆垫江食宿。
10月20日一早将要离开垫江时出现个小插曲--有摄友发现手机等被盗,一番折腾,无果离开;一路几乎全是高速---恩施、宜昌、宜城...傍晚时分顺利回到离别十天的家
。

P1 沿途很多碉楼群和新居

P2 彩绘墙在这里很时兴

P3 我们到一家新居内,里面四壁都是不同图案的漂亮壁画。

P4 沿途的藏民新居

P5 西索民居,在此停留大约40分钟。
现今的西索民居在土司历史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者,解放后将此地划为西索村一组,时下居于民居中的村民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和工艺者的后代。民居建筑时间有待考证,据了解,居民中连续居于此寨最长者已繁衍数十代人。
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整个民居从远处鸟瞰,便会惊奇地发现西索藏寨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花依”图案(状如“中华结”,代表释伽牟尼的心),寨子中直来竖往、弯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图案的线条展现的非常清晰。走在青石板小路上,脚步声在高耸的石壁间回响,在细长的小道中延展,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瑕想。这些线条分明,棱角突出的石头建筑,与周围险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自然环境浑然天成,鲜艳的图腾房、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给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
工匠们仅凭经验,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到最高处,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这种碉楼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网络资料)

P6 居民小院

P7 很有生活情调的窗口

P8 忙碌的老人
P9 红红的辣椒,点缀着生活的美好。

P10 村内的丹达轮寺,系佛教宁玛派,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P11 寺内有二位长者围着经筒不停地转着转着...

P12 这是一位很友善、健谈的老人,汉语讲的很好。
她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外国人...还告诉我们,草原的夏季最漂亮...

P13 这是老人的家

P14 村内的住房很紧密,中间相隔着窄窄的青石板路。

P15 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青石路拾梯而上。

P16

P17 车上拍的风景

P18 湖南对口援助建设的一个新羌寨,还没有竣工,面积很大。

P19

P20 经过一路颠簸,中午11点多到达汶川。

P21 汶川路过的妇女和孩子。

P22 美丽的新汶川--因为赶路,只是沿路拍了几张。

P23 大地震,让原来依山修建的整个道路中断;现在通过的全是震后新修的路,远离了山体。

P24 地震,毁灭性地破坏!

P25 为遇难者哀悼,为幸存者祈福~~

P26 无情的地震已让河流改道。

P27 震后的农家新居。

P28 震中映秀--地震博物馆

P29 深情叙说

P30 瞬间留下的灾难

P31 建设中的新映秀。

P32 豪华漂亮
P33 别墅般的新区

P34 逆石流下滑的山体

P35 苍茫世界
20号,几乎全在高速上,中午在恩施境内路边餐馆午餐时,拍了一张路边雾茫茫的景。
至此,川西行圆满结束。
由于时间有限,想去的地方太多;尽管,一路来去匆匆,所有美景感觉都是一晃而过,更没有功夫为“摄影”去专程等候最佳光影时机,或占领最佳视角,但对我来说,已是十分满足了。毕竟亲身经历了,感受了!
川西行过去已月余,今天终于“忙里偷闲”将其材料整理结束,而留在心中快乐的记忆和回味将仍伴随我左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