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乘游船观汉江风光,登汉江诸岛采风漫步、拾汉江奇石,品农家饭菜,原本是襄阳网色影视界群七月的计划,后因汉江涨水(丹江口泄洪)而暂停。上周六,终于成行。
襄樊居汉水中游,襄樊段汉水又称襄江,江宽水深,江中多沙岛,诸如鱼梁洲(是汉江中最大洲岛,三面环水,一面依山,面积10余平方公里)、长寿岛(面积仅次于鱼梁洲,居住有多个自然村)、解佩渚(即桃花岛,位于老龙堤北;应该算第三大吧,也有开荒种地和捕鱼的人家居住,并开有农家饭庄及娱乐场所),以及情侣岛、长丰洲、柳林岛等小岛。此行,因为只一天时间,没有上鱼梁洲和解佩渚(也都曾去过多次)。
依然炎热的初秋,乘坐一方小舟漫游于汉水之中,与志同的朋友一道同拍共赏汉江沿岸美景,共同在神秘的洲岛上漫步嬉笑,让压抑的心情在畅游中释放,让浪漫的情怀在江波上荡漾,绝对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二)早晨7.30分,我们一行三十多人在千福码头集合登船。
游船虽不大,甚至有些简陋,天也灰蒙蒙的不算通透,但大家的兴致依然是高涨的。
有的谈笑风声,有的一直的拍照;也有的休息一会拍一会聊一会。

(三)沿途两岸及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岛风景匆匆从眼前掠过,小鸟也一只只惊起。

(四)一路,我们用相机定格了一个个瞬间(风景片另发)

(五)这只小鸟一直呆呆的停在一棵倒入水中的柳树上,是为自己的家园丢失了而痛惜吗?

(六)这个是情侣岛,还是柳林岛?反正全是柳树。
从岛上情况看,涨水时小岛几乎全部淹没,现在部分退出了水面。
很多草提前死亡,更增加了秋意。

(七)小岛还有些泥泞,好在是沙土。有人戏称“淤泥岛”,因为有同行的叫淤泥
。

(八)荒无人烟的小岛,估计第一次迎来这么多拿长枪短炮的人。

(九)像不像在探索?

(十)拍到了得意的片子,开心与摄友分享。

(十一)柳林里的雏鸟。

(十二)遇到感兴趣的小岛,就上去玩一会,然后再上船继续前进。

(十三)这个小岛只有大约三四百平方米,却住有人家。

(十四)好奇心驱使我们靠岸打听,原来是个渔家。
估计是清晨,或晚上打鱼?我们下午上去时男主人在与朋友们打麻将,女主人准备晚饭,另请的几个木工在做新船。一只大黄狗狂叫了一阵,算是迎接我们~~

(十五)快到长寿岛了,岸上杨树林下的沙层被洪水冲过,像一幅幅沙雕。

(十六)岸上的杨树林,已有了秋天的味道。

(十七)中午时分,终于登上长寿岛。
树上挂的杂物,向我们表明了涨水时的高度。

(十八)刚刚退去洪水的岸边,缠绕着很多被水冲来的杂物。

(十九)朋友们有的观景有的拍照有的则寻找自己喜欢的石头。

(二十)相聚在餐馆前面的大树下观看魔术大师的精彩表演。快门不停,惊叹声笑声也不断。
在长寿岛午餐后,组织方还为上次在鹿门寺一日游摄影中获奖者颁奖,奖品是奖状、摄影后期制作光碟和红包。俺还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呢,嘿嘿,红包内的奖金虽然不是很高,但依然很开心,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也毕竟是玩嘛。
下午约二点多,观完魔术表演,部分人去了另一个村庄拜访百岁老人,部分人去河边继续拍照风景,寻找奇石;也有人留在餐馆喝茶聊天。
我因为相机的电早已报警,加之上次来这里时已去过百岁老人家,就随部分朋友回河边游船方向去了。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岛以生产花生、山药为主,现在到处都是成熟的花生和收获的村民。我们所到之处,都看到他们纯朴热情的笑脸,并客气地让我们随便抓着吃。很遗憾我没拍什么此类片子。下次出门,一定要准备足够的电池!

(二十一)建设中的汉江三桥。

(二十二)很难得我们从桥中穿行,拍了几张。

(二十三)时光流失,变化是巨大的。
记得在我的童年,汉江根本没有桥,人和车过河都是靠渡口的船摆渡过江。
70年代,汉江修建了第一座铁路公路双用大桥,那是襄樊人的骄傲;四十年来为襄樊的交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如今,其重要性仍然是不能取代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修建了汉江的第二座大桥--长虹大桥,为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十四)现在修建的汉江三桥,
对实行车辆分流,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将起很好的作用。
(二十五)快到家了---再看看这个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
上面的大堤,是我们清晨,或傍晚经常散步的地方。

(二十六)船在这里靠岸后,我们几个就近下船;船继续向终点开去。
至此,已是傍晚五点多,很开心的一天结束了!

摄友们到百岁老人家拜访、拍照。

这是摄友拍的百岁老人。
据说她今年整整一百岁,但精神依然很好,还可以做一般的家务,有时也下地干活。而且眼睛极好,穿针走线一般还不用眼镜。
如图,在为大家表演穿针,说一下就穿进去了。这点,真是神奇;俺自叹不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