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的早晨,起床是需要一定毅力的,尤其是星期天,特别是有点感冒的星期天!
“开饭了,该起床啦,都快九点了!”随着老公一声呼喊,一阵久违了的豆浆、油条香味立刻弥漫了整个房间。要说这也是一顿极其平常而传统的早餐,但是因为担心油炸食品有害健康,我家可是有些日子没吃油条了。
提到豆浆,也是有来历的。看到图中的小石磨了吗?那可是老公前天调休时突发奇想,用20元钱购买的。小磨很小,最大直径处不过20厘米左右,做得很灵巧也很精致,老公说他看中的就是这点。当晚,他就用小磨磨出了三碗豆浆,我和儿子都说味道香纯,比在外买的或豆浆机速打的好喝。这更激发了他的积极性,便有了今天的“油条豆浆”早餐。
经历了这些趣事,今天的早餐我们吃得是格外津津有味。我取笑老公在体验“农家乐”生活。老公说:“看着电视,转着小磨,乐趣就在悠闲自在中。”看着我们高兴地吃着,再听着我们的称赞声,估计他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当即发誓:要让我们吃上他亲手用小磨磨出的豆腐,咱们也过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说完便到电脑上查找制作方法去了-----
上午到菜场买菜,遇到了很久没见面的老同事小玲一家,自然是很亲热地寒暄了一番。
二十多年前我们曾经都在一个单位工作,小玲还和我同住一个寝室多年,而且很要好。后来我调出来了,她们一家也调出来了,而且在很好的单位:老公在市政府给一个市长开车,小玲也很自然地进了一个好的单位。我们虽然都工作、居住在同一个城区,但因为各自都忙于自己的工作,结婚生子,多年居然没有什么联系。现在他们俩口仍在单位上班,女儿自费在新西兰上学,学校现放暑假,正在家休假。从一家人笑眯眯的脸上,可以看得出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幸福和满足。
分别后,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我们一起渡过的很多往事之中,自然也联想到其他同事。而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及各人的背景不同,各自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小兰等,找关系进了工厂,没几年,工厂倒闭,她们自然下岗。现在有的在家闲养;有的在老公单位找点零活,弄点生活费;也有的做点小生意等等。
华儿等,是没的门路出去的一部分,现归属一风景区,已办内退,每月能拿千元左右,算是衣食有保障了。
小霞等,也没调出过单位,一直算原科研部门人,现也都已内退,月有千余元收入。
命运是不能完全自己把握的,而且有时很无奈。
我好怀念已流失的岁月,那时的物质生活虽然比较差点,但我们年轻,纯真;人际关系也没现在那么微妙、复杂;随便一个小河沟,水都是清清的,鱼儿在水草上自由自在的游动着;那时的肉类绝对比现在的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