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秋收
(2008-09-20 23:20:02)
标签:
感受生活家长文化博客乡村见闻情感秋收赵国勤杂谈 |
分类: 随笔杂谈 |
我家的秋收
赵国勤
过完中秋节,家里的秋收就开始了。
我家有2亩多中稻田,分散在四个不同的地方,离家最远的有2.5里,最近的也有500多米,把田里的中稻收割起来,颗粒归仓,是中秋节之后全家的首要任务。
我家有7口人,三代同堂。父母亲都年过七十,我和爱人都年满四十五岁了,三个孩子全部在大学读书,在我的家乡,在我们这个县的农村,我家算得上是一个大家庭。
如果在前十年,这样的秋收劳动量是算不上什么的,如今却不同,父母年纪大了,孩子也帮不上忙,我和爱人身体也不好,尤其是我因为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已经脱离体力劳动12年了,在请不到劳力的情况下,靠年迈的父母和多病的爱人三个人来完成秋收的任务是异乎寻常的艰难。
所幸没有下雨,割倒在田的中稻没有遭到雨水的淋浴,但无雨的天气对中稻的收割有好处,对劳动的人却不公平。气温升高了,显得和夏天一样的炎热,坐在家里都觉得受不了,何况在田里收割呢。
家里秋收,先忙路远的田块。一般是先把中稻割下来放到田里晒一至两天,然后再去将稻谷脱粒下来,用袋子装好挑回家。
人手少,都是年老体弱者,打稻机都无法运到田里,即使叫人帮忙运到田里,也运转不起来,只好用传统的禾斛桶人工脱离。禾斛桶有百来斤重,由父亲驮到田里,母亲,我的爱人带着筛子,铲子,扁担,绳子,茶水瓶跟着下田。忙起来就是一个上午。中途至多找个阴凉的地方站着休息一下又开始干起来,一个田块一般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脱粒任务。包括完成扎草,运送稻谷回家等项目,一般一天下来是没有休歇的。
往往在这样的农忙季节里,伙食是最马虎的,由于抢时间,早餐,中餐比农闲的时候更差,粗茶淡饭,简简单单,一般早上,我的爱人洗衣服,母亲做饭,父亲翻晒稻谷,母亲还要把猪,鸡的食物安排好,才能吃早饭。
为了帮家里秋收,我连续几天下午回家挑稻,幸亏我的大外甥还没有到学校去,每次都和我一道挑,路远的地方我们挑上两担天就黑了,我们一连帮了4天,减轻了家人一点负担,加快了秋收的进度,我的肩膀很久没有挑过东西,第一天倒不觉得怎么样,第二天肩膀皮痛得不能放扁担,第三天才好,由于腰不能用力,挑了三天,走路腰都痛,挑担子就不用说有多难受了,为了家里早日完成秋收任务,再苦再累都挺住了。
终于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了秋收任务,父母和我的爱人比我更累,我也没有办法减轻他们的辛劳之苦,因为孩子读书经济压力大,家人都想为我分担一点压力才甘心承受这种苦力,但愿孩子们发奋读书,不要辜负爷爷奶奶的期望,但愿家人这种超量劳动早日得到妥善的解脱。
秋收真辛苦,惟有多多惜福,才能对得起家人,才能对得起粒粒皆辛苦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