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驿站:嫉妒,一个萦绕人们心中千年未解的难题悟到了就是赚

(2025-09-01 08:35:42)
标签:

情感

文化

嫉 
一个萦绕人们心中千年未解的难题 悟到了就是赚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集《霜冷长河》中已就这个问题专门写过一篇长文《关于嫉妒》,本人学识浅薄,不敢僭越老先生。我不想按照林黛玉、周瑜和奥赛罗似的嫉妒去臆想式地突出嫉妒的重围,不过是借生活中接地气的一些小事来为本文背书。
记得有一天在看小视频的时候,刷到鲍鹏山老师的一短视频。具体内容已记不清,大致意思是说,说农村田园风光如何美好,农村人如何朴实厚道的人大多是逗逼。农村人朴实,难道城市的人就奸猾?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低,邻里间矛盾大抵因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起,严重者怨恨畸重,老死不相往来。诗歌中写的牧童骑黄牛意象优美,但我放了多年牛,只感到蚊盯虫咬,从未看见有小孩骑在牛背上吹笛子。农村那么好,都往城镇奔啥?实际上,真正有钱的人退休后过所谓的田园生活,不过是为了怡情。种几块小田菜畦,聊以打发无聊的时间,算是小小的晚年乐趣而已。
我是半农半城的人,对鲍老师的这一席话有着无比深刻的感受。
刚才说的离题较远,但隐约有着微弱的联系,村民的矛盾可能很多源于嫉妒。一个地方经济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高低,这是历史的规律。如嫉妒者发家致富了,可能专注的生活方向恢弘宽阔了,个中负面情绪也许会变弱一些吧。
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人性,千百年来从未变过。
嫉妒作为一种负能量的情绪,其实每个凡夫俗子都会有,不用藏着掖着说那些高大上的话,除非是老庄孔孟这样的圣贤。它总是藏在人心底最隐秘之处,从不轻易探出头来觅得阳光,总害怕被人发现其猥琐。嫉妒是小火苗,不会轻易燃烧,但总会像未熄灭的灰烬一样存在。看似上面覆了燃尽的灰土,但实际吹开后底下还有红通通的明亮炭火,如暗角偷窥者的眼睛。放上柴禾,轻轻一吹,便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成熊熊烈火。
嫉妒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发自内心对高于自己现状的他人有小小的嗔恨。通过日常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林林总总,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各方面条件和水平也相差无几,凭什么他就比我强?所以,嫉妒多发生在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身上,比如兄弟姐妹、同事、同学等等。因为一奶同胞、同床共读、同村稼穑,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只因各种无法预测的机缘降临在不同的人身上,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人的综合生活指数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也更容易导致人的心理失衡,进而衍生嫉妒蠕虫。
所以,你看,即便是发小,时间淡化关系的同时,如果一个人后来变得发达富裕,一个人生活得困顿蹇涩,两人之间不会有多少真诚交流,甚至没有多少共同语言。生活弱势的一方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会生出一股无名的嫉妒怒火。表面打招呼时还会装得较客气,微笑掩饰,表现出高素质的一面。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都有一层厚厚的保护壳,正如正在套子里的人一样。
大家同在一个单位,都是通过笔试面试层层选拔入职单位的精英,水平层次并无明显差距,为何升职加薪时,却厚此薄彼?此时亦最容易引起人心理失衡,故每一个单位主要领导都是遭人恨得多,感恩的人很少。主要还是体制不完善和资源的稀缺性造成的。没有得到好处的人势必会嫉妒那些投机钻营爬升的人。还好,职级并行稍微能够弥补一下这种不公。
幸灾乐祸是嫉妒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令嫉妒者高兴而津津乐道的事情。那一刻,嫉妒者感觉未能搬倒对方,老天爷恰替自己出头,所以很得意。但是高兴归高兴,嫉妒者总是会表现出一种虚伪的人文关怀,对对方遭受的不幸好像感同身受,甚至会用一些深情大度的话语去劝慰对方。尽管猫哭老鼠假慈悲,然深陷痛苦的人时下往往会易于接受这种感情的施舍,领受世间的温暖。
斯宾莎诺说:“嫉妒是一种恨,此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殃感到快乐。”
因长时间对农村有着深度接触,我对社会底层之嫉妒也有更深层次了解。很早的时候,国家还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农村人对于生男生女是十分在意的。进入老年后,农村人家长里短中比较的最主要内容就是看谁家的孙子多。
传统农村观念中,生男孩预示着家族人丁兴旺,后继有人,香火不断,在村子里表现得理直气壮。但生了女儿则鲜忺,总认为女儿早晚都会出嫁,是外人,属于“赔本的生意”。那时候,我和弟弟不到两个月,接连生了两个小子,父母自然无比高兴。说实话,这隔辈亲的感情无法取代,父母简直比当时我们出生还高兴。爷爷奶奶盼孙子,那叫一个望眼欲穿。邻居异姓大哥比我父亲稍微年长,算是同龄人,一共生了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后生了一个孙女,后来就没再生育。我儿子出生后的一个月里,父亲和大哥出门相遇时,邻居大哥总是阴沉着脸,不知为何不理我父亲了。父亲回家说,怪怪的莫名其妙,不知平时说话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不理人,思来想去没矛盾。
一个月后,也许是邻居大哥自觉理亏,忽然在街上笑着和我父亲调侃:“你家生了孙子,也不给块喜糖吃,咋这么抠门儿?”父亲也会就梯子下楼:“我平时走道也没带糖啊,要吃喜糖家去随便儿吃!”自那以后,言归于好。你看这就是嫉妒在无名地作祟。
还是十几年后的又一次,父母回农村去待了一阵子,有一天想回家。母亲得知邻居大哥的孙女回县城,自己来车接,车很宽绰,捎两个老人完全没问题。于是母亲就问了他儿子,对方也爽快答应,说小事一桩,正好顺路,没问题。母亲很高兴。后来说,因为跟人家车,她很小心,和父亲早早整理好了行李,整饬好家中一切,只等人家上门来叫便立即上车,不会叫人家多等一分钟,于是静盼。晚上,他家儿媳妇过来了,说中途孩子有个同学带孩子需要搭车,拉不下了,不好意思。一听这话,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说明明我和他说在前面,答应得好好的,怎么好意思中途变卦呢,凡事总应有个先来后到吧?!
我听后没有生气,对结果并不感到意外,笑着和母亲说:“妈,你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不愿意让你跟车?原因出在他家老人身上。他儿子的意见很明确,是同意的。但他心里一直嫉妒你们,感觉咱家日子可能稍好些,这些年来就没放下过那颗嫉妒的心。你本不该去人家门上讨大脸的,给我们个信儿,我们去接你不就得了?!”聊过后,母亲气消云散。嫉妒就像人生路上的暗设绊马索,在你路过时,会歘地一下腾起,防不胜防,将你重重地摔于马下。
还说邻居间关于嫉妒的小事。我家农村的新宅和同村的另一异姓老人相邻。父母长时间在城市里居住,但总是担心家里的房子没人管荒废了。所以隔三差五会回去一趟,拔一下天井里的草,预防下雨时挡水淹房子。去岁夏季,雨水连连,父母愈加担心,于是回了趟老家。令人意外的是,房屋外面的阳沟竟然被邻居从中间结结实实地用石头堵住了,不让我家的流水通过,仅允许他自家使用阳沟,真是令人无比生气,标准的小人作为。
阳沟本身就是专供流水之用,且需保持全村通畅,中间堵了,会严重妨碍同用几户人家走水,这本身就是严重的道德问题,农村人大白话叫“下三滥!”母亲不愿意和这样一个八十多岁的没理翻传的老妪理论,就声色俱厉地找了他儿子和她丈夫。他儿子默不作声,她丈夫则顾左右而言他,之乎者也一顿,毫无道理。我也十分生气,这根本不是人干的事儿。于是找了村支书,书记生气地说:“给他挖开,太不像话了!”
有些老人根本不值得尊重,天生骨子里的坏就是嫉妒的外延,否则就没有“为老不尊”一词了。其实他家的两个儿子与我和弟弟都是发小,关系还都不错。无非是这恶媪一个嫉妒心在作祟,看见我家的日子稍好,我们一家都搬去县城里住了,心里不平衡,有些羡慕嫉妒恨的成分潜藏,哪来的什么大事儿呢?我们平时不回家,她就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给你使坏,让你窝心。
还有一次,她趁父母不在家,竟捅掉了我家房上的烟囱。下雨后,雨水灌进房屋,湿了炕被。这种事不用调查,太明显了,能到我家房上去的也只有她丈夫。多大的风才能把结结实实的矮烟囱刮倒呢?嫉妒的力量何其强大!《朱子语类》说:“宁过于君子,毋失于小人”,得罪了小人是会吃暗亏的。其实,嫉妒是谈不上得罪的,本属无中生有,嫉妒者肯定是小人。我自己也吃过小人的亏,自不待言。相信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吃过小人的暗亏吧。
分析嫉妒产生的原因其实并不难。一是心胸狭窄,没有豁达心态,无容人之量。凡事总喜欢和别人争高下,忽视自身的优点长处,一味地压制贬低别人,从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过得好,狭隘自私,与生俱来,从不反省。嫉妒就像阑尾一样毫无用处地潜生暗长。要说人生在世,哪个人没有缺憾?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拥有的也许正是别人羡慕的,但嫉妒者完全不会察觉。
二是没有正确三观。这种人往往道德品行较差,加之学术浅薄,知识匮乏,见识浅陋就更增强了嫉妒力,总希望用别人的差来衬托自己的好。痛苦着别人的利好,幸福着别人的鏖糟。如果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幸福,感觉到一种愉悦的心情,这种嫉妒心自然不会生发。如将嫉妒变成激发超越自己的正能量,生活定会变得更美好。
三是对自己信心的消解。总感觉自己能力差,没有超越别人的本事,所以只好躺平。看不到别人为成功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辛勤汗水。其实,哪条成功的道路是容易的呢?当否认他人的努力而无力改变自己的不达时,嫉妒的丑恶狰狞面目魔鬼般自然显现。
嫉妒的怒火燃烧了自己,也中伤了别人。说到解药,那就是修心,心外无物则胜。我认为建立宏大的宇宙观是克服嫉妒的最管用方法。想想人生短短几个秋,身处浩渺宇宙,地球尚不如沙粒,那具体到一个人连微尘都算不上。既如蝼蚁,何妒他人?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又何必非得和别人比较一番,不比较岂非更平和?想想大家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怎会生起嫉妒心?
弘扬正能量是克服嫉妒的必要手段。海涅说:“失宠和妒忌曾经使天神坠落。”我们应多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和解,鼓励自己上进,与自己纵向比较,尽量专注当下的生活,让嫉妒魅影远离。每当自己进步时感到高兴,每当失败时认为是学到了生活的经验,这样生活不是学到就是赚到。关注自己,嫉妒自然不会生发,那火苗自然会缺氧而熄。
用哲学去指导生活是生命进阶之需。论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幸福内求不外求。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我们就常想一二,不思八九。李嘉诚的办公室挂着左宗棠先生的一副对联自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说得多好,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不强求自己,低调处事过普通人生活,又哪来的嫉妒心嗔恨欲生起呢?
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安身立命,乐天知命,笑对人生。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说过:“四十不认命,此人悟性太差!”其实,他自己有解释说,认命是最好的正能量,并非普通人理解的躺平不干事,相反恰恰是认识到自己的命理后,以正能量积极对待生活,不做非分的强求,和老子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出一辙。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生命就是一个体验过程,感恩生命,活在当下就好。一个人是否发达,大部分的决定性因素自己是不能把握的,要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同一个起跑线并不存在。一个人出生在深圳可能靠拆迁就能发迹,如果生在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任凭努力也可能生活窘迫;如果生活在战乱纷争的年代,生命可能朝不保夕,怎能和现在的和平年代生活富足相提并论?如果身边有贵人提携,近朱者赤,可能日子差不到哪里去,而仅靠自己贫乏的资源又能好到哪里去?
生活中因缘际会,遇到哪些人,碰上哪些事,我们自己说了不算。每个人自有其前世今生的业力:有的人生来贫穷,有的人一出生就坐受巨额财富;有的人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出生便在罗马。了解了这些,以平和的心请接收自己的天命安排,不困扰,嫉妒心则会远离我们。我们生命中需要注力变量而不是恒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生命自会呈现它灿烂的光芒。
最后,引用两位先哲的话和大家共勉。德谟克里特说,嫉妒的人是他自己的敌人;爱比克泰德说,嫉妒是幸运的敌人。(2025.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