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秋词二首(一鹤凌苍黄花香,千古壮浪易水流)
(2024-11-08 11:10:40)
标签:
情感文化 |
秋
其一
夏躁冬峻春殊柔,秋锋森然销万愁。
一鹤凌苍黄花香,千古壮浪易水流。
【注解】
躁:性急,不冷静。参见《文明小史·第四八回》:“无奈其时正是初秋天气,忽然躁热起来。”
峻:严酷,严厉。参见《明史·秦良玉传》:“良玉为人饶胆智……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柔:软弱,柔弱。参见唐·杜甫《江头五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锋:锋,刀、剑等的尖端或锐利部分,后喻指锐气,才干或言论的锐利。参见《三国演义》 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锐,以安众心。”
森然:严整貌。参见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三行:“虽行山涧箐谷中,每数里必齐队一次,森然不乱。”
凌苍:苍,苍天。形容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的景象,此处指鹤飞凌云。参见明·周用《寄陈安平掌教(其二)》:“时运多变更,鹏起凌苍昊。”化用唐代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黄花:菊花。参见《采桑子·重阳》词:“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壮浪:豪放。参见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予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於子美矣。”
易水:河流名,在河北省西部,源出易县境,入南拒马河。荆轲入秦行刺秦王,燕太子丹饯别于此。参见《战国策·燕策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
夏天的性情热躁不沉稳,冬天性格严厉冷峻,而春天则显得过于柔弱。
秋季的性情气势凌厉严整清肃,可以销解掉这天地间所有的悲情愁绪。
看那一鹤飞冲凌云诗情上蓝天,大地菊花绽放,香飘万里,风光无限。
而那传唱千古的荆轲刺秦王的豪放之气更是随着易水河流传千秋万代。
其
霡霂生凉荡炎暑,禽畜贴膘漫农香。
霜林落晖自画图,清江归雁入苍茫。
鹿溪悲怀何迁怨,东篱孤行自怅惘。
西风猎猎正刚劲,尚书气度万里长。
【注解】
霡霂:小雨。《尔雅·释天》:“小雨谓之霡霂。”参见清·唐孙华《久旱酷热立秋后一日得雨骤凉志喜》:“虽未极滂沱,谅各分霡霂。”
炎暑:炎热的暑气。参见唐·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贴膘:北方的一种民俗,意为熬过苦夏的人们,秋凉之后,又可以进补了。参见汪曾祺《贴秋膘》:“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霜林落晖:落日掩映下秋天的树林。参见唐·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清江归雁:清澈的江水之上回归的鸿雁。参见元·叶颙《至正戊戌九日感怀》:“悠悠江影雁南飞,黄菊飘香蝶满枝。”
鹿溪:宋玉(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22年),字子渊,号鹿溪子,诗人,楚国鄢人。参见《秋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东篱: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参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尚书: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气:气度。参见唐·杜甫的《洗兵马》:“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
【释义】
立秋过后,西风乍起,微雨生凉,一扫夏季酷暑的炎热天气。
禽鸟和牲畜们胃口大开忙着秋补,田野里漫过来庄稼的香味。
落日掩映下,初秋树林色彩绚丽,自然绘就一副美丽的画卷。
清澈的大江之上,鸿雁翔舞,双双飞入天地间一片苍茫中去。
宋玉悲伤本是因为一怀愁绪,这与怨恨秋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马致远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古道中,他的内心充满了惆怅之情。
西风吹动旗帜猎猎飘扬,正显示出它那摧枯拉朽的刚劲之色。
遥想唐兵部尚书王思礼指挥若定的气度如秋空万里明朗高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