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梁山伯与祝英台
(2024-02-23 15:12:37)
标签:
情感文化 |
梁山伯与祝英台
近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其“此生分离,此情不渝” 之爱感天动地,逾艾之岁尚生感怀,泪潸双颐,作诗以咏。
月老祠中初相见,书院三载共举案。
义结金兰草桥亭,路送暗缘万松山。
官阀难作牵绊索,质多本是济渡船。
生不同衾死同穴,化蝶伴飞天地间。
【注解】(1)《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描绘的是东晋时期会稽郡上虞县女子祝英台和会稽郡鄮县书生梁山伯的爱情故事。
(2)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参见《尚书中候》:“齐桓公欲封禅,谓管仲曰:‘寡人日莫, 仲父年艾。’”
(3)潸:流泪的样子。参见《史记·扁仓传》“流涕长潸。”
(4)颐:颊;腮。参见《西游记》“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
(5)月老祠:在杭州栖霞岭北麓,是黄龙洞的主要景点。祠内有月老塑像一尊,手执“婚书”,神色和蔼,似在祈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6)书院:万松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读书之地,坐落在万松岭上。
(7)举案:原意指的是古代一种尊敬的待客方式,即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用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后来成语“举案齐眉”被用来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敬的关系,尤其是形容妻子对丈夫的恭敬态度。成语出处来自南朝·宋·范晔所著的 《后汉书·梁鸿传》,讲述了东汉时期学者梁鸿与其妻子孟光之间的故事。
(8)义结金兰:意思是结交很投合的朋友。成语出自《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9)草桥亭:西湖景点之一,是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英台与山伯邂逅相遇摄土结拜为知己之地。
(10)万松山: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万松岭的万松书院读书,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祝府距此十八里路。
(11)官阀:官阶;门第。参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始问娘子官阀。婢曰:‘小字锦瑟,东海薛侯女也。’”
(12)质多:是梵语,在汉语中通常被翻译为“心”。它是虑知之心,也可以理解为是心义。
(13)济渡:意思是渡过水面,引申为救助、拯救;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参见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宰相当济渡万民於难,不可长念乐身务游戏而已。”
【释义】
为读书求学起见,梁山伯和祝英台初次相逢在月老祠中,他们一见钟情。
此后,他们在万松书院朝夕相处,相互扶持,共同读书,整整三个年头。
当初相遇之后,他们心有灵犀,意气相投,就在草桥亭结为金兰之好。
万松山路上,梁山伯送祝英台回家,一送就是十八里,两人互生情愫,暗递情缘。
即便门第和出身不同,但情比金坚,这也难以成为牵绊他们爱情的绳索。
那颗充满爱的纯洁高尚的心本来就是救渡他们成就百年之好的爱船。
在世时他们夫妻两人不可以同床共被,死后则合葬在一个墓穴中,共同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