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吴障岭访古(一):吴楚雄关纪行

标签:
庐山吴障岭吴楚雄关积余桥下老街九江星子九星古驿道旅游 |
分类: 庐山寻梦 |
在九江至星子的公路没修通之前,九(江)星(子)古驿道一直是九江与星子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庐山吴障岭便是九星驿道重要关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吴楚雄关就位于此。
8月27日,我与庐山户外祥云老师等前辈驴友“吴障岭下访古,马尾水中寻幽”之旅令我受益匪浅,在此向祥云老师一行7人、柴桑人、良公、石云、米老鼠等11位驴友表示衷心感谢!感谢祥云老师赠送其著作一套5册和手绘庐山徒步登山游览线路图一套。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这次同行的不仅有九江知名作家祥云老师,还有几位是九江学院的教授,与诸多前辈驴友同行收获很多,有时间再详叙。我们的徒步驴行线路是从环庐山南路九星老屋陈村开始的,沿九星古驿道经积余桥—桥下老街—九房湾—吴鄣岭—吴楚雄关—庐山北山公路—马尾水—九峰寺—千年银杏树—周濂溪墓—九江。一路上寻访了积余桥下老街,九房湾千年银杏树,吴障岭古驿道,吴楚雄关旧址,关帝庙,游览了马尾水瀑布,天后宫,九峰寺,周濂溪墓等景点,今天就先说说九星古驿道吴障岭上的吴楚雄关。
古代星子通往九江的交通有两条,一条是水路从星子县城乘船走鄱阳湖经长岭—青山—姑塘—大孤山—湖口进入长江逆水而上抵达九江;另一条就是陆路的九星古驿道,与今天的环庐山南路及老九星公路平行。这两条通道都是古代九江府和南康府之间的商路。青山与姑塘之间的谷山湖是九江府德化县和南康府星子县的水路分界处,水路要塞成就了青山和姑塘两座古镇的曾经的辉煌;位于庐山山麓的吴障岭是九江府德化县和南康府星子县陆地分界处,吴楚雄关便是吴障岭古道上的险要关卡,吴障岭下的积余桥也因地利之便成为繁华一时的商业古街道。
吴楚雄关的由来是因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庐山吴障岭以北属楚国,以南属吴国,有“吴头楚尾”之说,吴障岭山高险峻,吴楚雄关便设立于高近600米的吴障岭险要关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雄峻。吴楚雄关下一块巨石上还刻有“吴楚雄关”四个大字,虽然雄关早已不存在,但吴楚雄关的石刻记载着这里也曾经是一座硝烟弥漫的关口;时至今日吴楚雄关作为关口的作用早已消失,这里已成为庐山吴障岭风景区,也是从庐山北山公路登庐山必经之地。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游历过吴楚雄关,也留下过许多诗篇。公元75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别内赴征》一诗中提及到的“吴关”即是指吴楚雄关:
王命三征去不还,
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
相思须上望夫山。
关于吴楚雄关的险要还有一段“伍子胥过关”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国重臣伍子胥需经吴楚雄关到楚国去,但到庐山吴障岭后发现吴楚雄关有楚国重兵把守并帖有他的画像根本无法过关,尽管想尽一切办法伍子胥也没有过关,眼看预定的时间不能到达楚国伍子胥心急上火但终究无计可行,在最后期限内竟然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就这样伍子胥不用化妆就顺利过了吴楚雄关完成重任。
我们一行驴友行走在九星古驿道上倾听着历史的回声,积余桥下老街的早已风光不再,吴楚雄关旧址虽然高高耸立在吴障岭上,但其辉煌岁月早已如过往云烟一去不返,曾经繁忙的古道上再也难见旅人的身影,只有驴子偶尔光顾的脚步声才打破这古驿道的宁静与落漠......
吴障岭古驿道。
吴楚雄关石刻。
吴楚雄关关口。
李白的《别内赴征》。
关帝庙石刻。
吴障岭吴楚雄关景区。
香火挺旺的关帝庙。
驴友合影。
我与祥云老师合影。
左起良公,ygqt,天涯雨晴,柴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