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18d1b0100cn65.html
在我国确诊第一例输入性H1N1流感病例没多久,上面链接的第一篇《隔离日记》就出炉了——
“
2009年5月11日,世界各国依然在新闻头条报道猪流感的病例数量,电视上满是带着口罩和橡皮手套的各国人民;中国终于在爆发半个月之际,向世界宣布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蔓延到中国大陆。
这天,也是我被隔离的第一天。
早上5点20,仍在家中熟睡,电话响了:“我是派出所,核实一下您的身份证信息。是110102***吗?”我以为是例行检查,没多想,说:“对”。
……
”
流畅的文字即刻把人深深吸引住,加之博主谈的是中国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流感、隔离”
当网民从各种渠道获得这篇博客的链接,进入这篇“隔离日记”的博文时,都会被她生动的描述所吸引、被她的干练、乐观所打动。
而她的“隔离日记”最大的意义在于让远离现场的我们能从一个“参与者”的视角了解“隔离”,了解“猪流感”,了解疾控中心布置的隔离区都发生了什么,了解隔离区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当我们点击这个博客的首页,http://blog.sina.com.cn/geliriji
域名是geliriji,整个博客只有三篇博文,说明这个博客是作者特为描写“隔离”生活而开的博客。
博客内容图文并茂,文字流畅、叙述生动,图片质量都不错,尤其是“隔离日记的第二天”的博文里那张特写照片,作者带着3M口罩,陶醉的面对一朵蒲公英,背景是虚焦的鲜花、绿地。充满了象征意义。(有意思的是,一个网友的回复,
,似乎一个很热的博文,都可以作为一个品牌植入的机会了。)
博客的文字,通过作者的小担忧,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对话,一步步消除着她内心的排斥和恐惧,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进一步了解了相关的制度、和流感相关的知识。
再说作者,“仲爽,女,某手机软件公司运营总监。”
透过图文,可以感觉这个女孩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她能在疾控中心接走她之前,上网查证了打给她的电话号码确属派出所、疾控中心才排除了这是一个骗局的担忧),文笔不错,隔离日记2最后一张照片上小兔子的Tee很可爱。

然后说说新浪博客平台,新浪博客一向擅长利用备受网民关注的名人、名人之前互掐等事件为其带来关注和流量。
我试着搜索了一下“仲爽”,发现已经有很多相关报道,还搜到了她在sohu开的博客,是同样的内容。
于是,我不得不想,类似这样的被隔离者爆料、晒自己的生活,是得到有关方面的默许,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透露一些信息给外界;
另外一个层面来看这个事件,这一事件也很可能催生出像“范跑跑”一类的名人。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如果在世,一定再次笑对此事,无论什么事件,甚至公共疾病的隔离者都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名人”。
进一步分析,这也体现出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对如博客这类互联网“社会化媒体”的重视和其传播影响力的认可。
社会化媒体也以其平民化的视角和草根性,更易引起网民的共鸣和回应,让我们看看网民们同样精彩纷呈的回复就知道了;同时,社会化媒体也以与大众媒体不同的讲述角度,为公众了解一个事件提供更全面的补充。
在此,感谢仲爽,为我们带来鲜活的报道,祝所有隔离者早日解除隔离,祝患者早日康复,祝福所有辛劳的工作人员。
祝福天下所有吃饱饭的没吃饱饭的人民。
搂一眼我的设计 瞅瞅王子乔的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