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冬季问茶之二: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国兴和武夷山市天水夷香茶业有限公司

分类: 武夷茶人谱 |
11月10日,按原定计划,与当代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先生结伴,前往距离武夷山市区20公里外的星村镇访谈2006年武夷山市政府公布的武夷山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国兴先生,开始本博今年冬季的问茶之旅之二。
王国兴,1963年生,武夷山市星村镇星村村人。1982年考入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茶叶专业9班学习,与武夷山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同学不同班。他们俩是当年福安农校限额招生的仅有的两个来自茶乡武夷山的茶叶专业学生。
1985年,王国兴毕业回乡被分配到崇安县武夷茶叶站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收购天心岩茶村、黄柏、柞洋一片的岩茶、半岩茶毛茶。那个年代,茶叶统购统销,王国兴的工作非常忙碌也非常充实,在工作中,增长了丰富的武夷岩茶的审评知识与审评经验。
1989年,王国兴调到家门口的星村茶叶站工作。此时,茶叶统购统销的时代已经过去,王国兴所在的茶叶站基本无事可做。渐渐地,王国兴把业余时间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牌桌与麻将......1991年,陈德华先生从星村镇政府调回武夷山市茶叶公司任副经理并兼管茶科所工作,遂将王国兴要到武夷山市茶科所工作;1996年-2002年,王国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副所长、主持工作;2002年至今,在武夷山市茶业局质检科工作。2006年,被武夷山市政府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近年来,王国兴支持儿子王芦飞注册成立了武夷山市天水夷香茶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纯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肉桂、水仙等武夷岩茶。用陈德华先生的说法,王国兴、王芦飞父子的茶风格传统,是典型的武夷岩茶。
注册商标“众寻”,大约取义众里寻他千百度之意吧。
http://s5/mw690/001kQxnLgy6E8S8juwA84&690
司茶者,王国兴也。
http://s15/mw690/001kQxnLgy6E8UtxmN0fe&690
纯种大红袍:熟青,中火,绿叶红边清楚,汤水厚顺,香气幽细,淡淡的粽叶味。是茶隐2013年喝过的10余种纯种大红袍中上品了。
http://s12/mw690/001kQxnLgy6E8SegpPt7b&690
http://s4/mw690/001kQxnLgy6E8SfUW5Bb3&690
从左至右:本博武夷茶隐、王国兴、陈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