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夷茶隐
武夷茶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95
  • 关注人气: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茶怪系列之一:草根茶王“西瓜”

(2012-01-01 20:40:25)
标签:

文化

分类: 武夷茶人谱

 

在武夷山市天心岩茶村,流传着一个鲜为外人知道的故事——

 

1987年前后,地处现武夷山市风景区核心景区尚未外迁的天心生产大队,有一个十二、三岁的顽劣少年偷摘本村某村民的水蜜桃被主人发现,主人问少年:“想吃桃子就大大方方摘几个吃,干嘛要偷摘?”;少年答:“偷你几个桃子算什么,将来我还要偷你的女儿”。后来,这位村民果然成了偷桃少年的岳父!

 

这位少年,就是今天的草根茶王陈荣茂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http://s13/middle/48f784c5gb5771039af1c&690

 

“草根”者,土生土长也。“草根”者,平凡而又极具生命力也。

 

文学界有草根作家,相声界有草根大师,茶叶界也有草根茶王。武夷山的草根茶王非陈荣茂莫属。

 

http://s8/middle/48f784c5gb577122aa1a7&690

 

在武夷山知道陈荣茂的人不多,但是,提起“西瓜”,在茶业界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陈荣茂不仅以茶为业,而且以茶为乐、以茶为荣,他常年泡在茶山上劳作,风吹日晒,脸晒得黑里透红,茶友们给他取了个雅号,叫“西瓜”。“西瓜”叫得多了,人们反而不知道陈荣茂是谁。

 

陈荣茂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生于1972年,属鼠。属鼠的优秀性格陈荣茂几乎占会了:“机智灵活,精明能干,行动敏捷,随机应变,待人面带笑容,肯帮助人,朋友多,生活多波折,不怕打击,失败了再来。”由于具备了这些优秀的性格,使得没有读过多少书的陈荣茂,在二十多岁便当上了武夷山市岩茶厂的厂长,而且把偌大一个茶厂管理得井井有条,生意蒸蒸日上。

武夷山市岩茶厂是武夷山市创办最早的岩茶厂之一,解放初期由著名茶人黄道清经营,原名福龙茶厂。该厂拥有3000多亩茶园,其中多数茶园都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内,分布在历史上盛产极品正岩茶的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九龙涧、流香涧)优质的茶园是生产名茶的基础,在茶树品种资源和地理生态环境方面,武夷山市岩厂得天独厚,少有人能与争锋。当然,要当上茶王,单凭有好茶园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制茶的真本事。陈荣茂便是武夷山年青一代茶人中制茶技艺超群的一个典型。

 

陈荣茂治茶有几大特色:

 

首先是他喜欢交友,善于学习。

 

我和陈荣茂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因斗茶而结交成了莫逆挚友。我刚回到武夷山从事茶文化研究时,陈荣茂听说有个“呆子”放着地区财政局局长不干,偏要跑到武夷山来研究茶,还想著书立说,就想考量一下我到底有几斤几两。有一天晚上他喝过酒,带了几泡不同品种的岩茶,跑到御茶园找我“斗茶”。别看陈荣茂外貌粗壮,他的心却极细,并且讲话时而尖锐直白,单刀直入,时而很注意外交辞令,绵里藏针。我们第一次见面谈话时,由相互客套,绵里藏针,到坦诚真言,相互探讨武夷山茶界当时普遍关注的问题。整整耗了近3个小时,3个小时“斗”下来,他对我的称呼便从开始称“林总”变成了称“林大哥”。我对他的称呼也从“陈厂长”改为了“西瓜。”从此我们成了兄弟。

 

陈荣茂交友重要因素是想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茶学。他认定“事事留心皆学问”,认为交友也是一种学习。陈荣茂虽然读书不多,但是拜的师傅却很多,他先后拜武夷山著名茶人陈德华、叶以发、台湾茶人陈元清为师,还曾经到福建安溪、广东饶平等地学习过制茶。可以说陈荣茂和他的师兄弟刘安兴、徐秋生等人的制茶技术,融汇了武夷山、安溪和台湾的长处,做到了博取众长,独树一帜。

 

陈荣茂在学习中特别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他告诉我:“林大哥你研究武夷岩茶要从品种入手,武夷山鬼洞的茶树品种最多。”结果他第二天便带着我去鬼洞访茶。他还多次动员我把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搬到他厂里去,客气地对我说:“林大哥,我们工厂就是你的实验室,好茶是做出来的,不是看书看出来,你搬过来咱们兄弟好经常切磋,把武夷岩茶做得更好”。因为善于学习,陈荣茂生产的茶每年总是品质超群,不仅仅在武夷茶王赛中经常夺魁,在全国大赛中也常折桂。例如2001年他参加首届台湾海峡两岸茶王赛,被评为“五星级茶王。”同年在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又力克群雄,被评为“武夷岩茶王。”2002年在首届觉农杯名优茶评比中,陈荣茂的肉桂荣获金奖,并列为中国八大金奖名茶之一。在不同的城市参赛,由不同的权威审评,陈荣茂的茶均能夺冠,可见其质量过硬。

 

陈荣茂治茶的第二大特点是用心。

 

澳门亚洲卫视在采访陈荣茂时问他:“你多次荣获茶王有什么体会?”陈荣茂回答说:“我就是茶,茶就是我,人茶一体才能做出好茶。”每年开园采茶时,陈荣茂总是从一道程序采青抓起,他总是亲自上山,到各片茶园去查看茶芽的长势,准确掌握开采时机,合理安排劳力,严格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按标准”采茶,即只采一芽三叶中开面的茶青。他认为茶青是制茶的原料,若第一道工序就没把好关,那么后面几道工序无论如何努力,也做不出极品好茶。
 

在采青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都经常能看到陈荣茂像一匹矫健的“黑豹”,在茶山上蹿来蹿去,监督着采青的质量。别看他平日里总是笑容可掬,但工作时却是一丝不苟,并且经常骂人。对于不按照标准采青的人,他好像有火眼金睛,在大老远便能察觉。他骂人时最常讲的是;“你别想骗我,在这茶园里哪里飞过一只苍蝇我都能看的见。没按标准采的青叶我会全部倒掉,你一分钱工钱都别想拿。”在他严格要求下,武夷山市岩茶厂进厂的青叶质量总比别人高出一筹。一步领先,步步主动,这是陈荣茂制茶的绝窍之一。
 

对于其他的工序,陈荣茂也是一丝不苟,特别是最关健的“做青”工序,陈荣茂和他的几个助手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青叶,像名医会疹一样,共同研究做青的方案,力求准确无误地掌握每一个细节,让茶香充分转化。加工武夷岩茶必须一气呵成,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从下午一直要忙到第二天黎明。制茶季节武夷山市岩茶厂里处处灯火通明,夜夜通宵达旦,在陈荣茂的带领下,他的一班小兄弟始终像巧媳妇挑灯为自己心上人绣荷包一样用心,一样投入,他们用心血做茶,不但不觉得苦,反而觉得乐在其中。

 

陈荣茂还有一大本事,就是能像江湖老大一样把大批性格不同的人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共同创业。

 

陈荣茂的性格豪爽,为人仗义,古道热肠,急公好义。记得在2000年,那时候陈荣茂的经济还不是很富裕,厂里连部运货的皮卡车都舍不得买,但是澳门亚洲卫视到武夷山来要拍摄一套《茶韵》节目,而市里无人接待,陈荣茂一听说是来宣传武夷山,宣传武夷岩茶的,二话没说独自承担起了摄制组在武夷山的食、住、行。《茶韵》拍了十二集,陈荣茂花了十来万。

 

http://s6/middle/48f784c5gb5771154f845&690

 

我在武夷山时,举办过40多期全国茶艺师培训班,学员们在武夷山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基本上都由陈荣茂帮助解决。每期的学员离开武夷山后几乎都忘不了“瓜皮哥”。因为陈荣茂待人诚恳,所以不仅他厂里的刘安兴、徐秋生等一帮兄弟都真心实意地跟着陈荣茂干,而且六如茶艺培训班的学员,差不多也都成了武夷山市岩茶厂在全国各地的宣传员。

 

“得道者多助”,不仅治国治军是这样,治茶也是这样。草根茶王陈荣茂,就是一个得道者多助,人气极旺的真正茶人。

 

                               ——主要摘自《武夷茶话》,林治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12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