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杨聊地产
老杨聊地产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410
  • 关注人气:22,7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开发商调戏“限价令”

(2013-10-04 18:00:32)
标签:

房产

分类: 地产时评:凡事麻辣烫一下

                      北京开发商调戏“限价令”

 

    【导读】地王频出刺激涨价预期,国庆节期间北京部分楼盘规避限价令,强制搭售变相涨价不愁卖。

  央广网北京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十一黄金周,有人带着家人兴冲冲外出旅游,有人领着妻儿急火火扎进楼市。进入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一线城市楼市热度依然不减,地王继续频繁出现,一些新盘推出第一天便被一抢而光。

  在北京,楼市强制搭售愈演愈烈。要买房,必须接受一笔除房款之外,从30万到80万元不等的额外的精装修费用,这种强制搭售计划在被称为京城楼市“价格洼地”的南六环外天宫院板块已经成风,并把这个区域实际房价推涨到每平方米2.3万元到2.7万元。业内人士说,这种做法无非是想规避监管的“限价令”。

  强制附加“精装修”计划,其实就是“变相涨价”。“变相涨价”成风,和北京强势推动的“限价”政策不无关系。今年3月,北京出台规定要求住建部门“提高商品房预售许可门槛、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引导”,“对报价明显高于项目前期成交价格”“周边在售项目价格”而且不接受指导的商品房项目,暂不核发预售许可证书或者暂不办理现房销售备案。

  打着精装修的旗号,却是实实在在的变相涨价,让限价令成了一纸空文。今年以来,一线城市地王频出,地价不断攀升。进入9月后,广州、深圳的土地价格继续上涨。业内人士分析,“地王”频现表明开发商对市场前景乐观,也刺激了房价上涨预期。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就此发表评论。

 

  这种买房强制搭售的手段,从6月起就已经被一些楼盘采用,折算实际售价比住建委网站上公布的价格每平方米高出3000到5000元。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判断:“限价令”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杨红旭:这个限价令肯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因为这个手段本身有问题。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一个信号,限制价格等于是人为的把市场干预的信号给打断了。我们要调控房价,最好是通过调控供求关系来解决,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供不应求,即便限制价格也没用,所以这个限价令本身是行政干预,是不合理手段,也无法去抑制房价。

    北京政府部门为了达到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手段僵硬而强硬的干预期房定价,这是在强暴市场,但开发商不会束身就范,也不会主动流道德血液,一个楼盘,明明可以卖三万,政府却只让卖两万,那么开发商自然有办法将那失去的一万元搞回来,向购房者额外要几十万精装修费是其中一个办法。

 

  您认为比较好的调控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杨红旭:调控方式我们首先要分清两点,第一是保障房由政府主导,商品房由市场来主导,也就是由市场机制来引导商品房价格的变化。既然是调控商品房市场,就要从供求关系这样一个源头上去找合适的方法,增加供应是根本,比如说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逼出一些存量房,在供应方面,无论是新增房还是存量房,去想一些招。第二就是抑制需求,抑制部分不合理的需求,所以打击或者抑制投资投地性购房是合理的。一方面增加供给,一方面抑制不合理的需求,这样就会使供给关系趋于平衡,或者说不至于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样来引导价格趋于平稳或者增幅减小。

 

  除了新房价格被开发商玩弄小心机推高之外,二手房市场也特别红火。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等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截至9月29日,9月份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环比上涨17%,市场延续复苏态势,成交量持续走高。这样看来不出意外的话,是不是金九银十量价齐涨的局面基本上可以肯定了?

 

  杨红旭:基本上可以确定了,这里面有两个面是基本上保持不变的。第一个面是市场上行的势头,9月份成交量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往上走是肯定的,价格涨势其实基本上没变。第二个看政策面,总体上说中央层面、政策面是保持平静的。

  我个人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央不会出什么大的政策,这样的话市场在积极的往上走,政策面又平稳,所以我认为金九银十在很多城市会出现,就是说量价齐升,量的话难以超过三月份,但价格一定是超过三月份的,这个态势在很多城市都会出现。

 

  在这个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购房者蠢蠢欲动。“金九”一开局,广州的多个区域就涌现出不少“日光”盘,一些楼盘开盘第一天就被一抢而空。相关的研究报告说,今年一线城市“地王”频频出现,对房企、购房者以及地王周边区域的受访者心理都产生影响,导致房价短期上涨的预期更为强烈。一边是调控持续加码,一边是楼是“抗药性”不断增强。接下来,调控的思路要不要做出一些调整?

 

  杨红旭:去年6月份开始整体房价上涨,之后一直涨到现在,已经有16个月了。关于上涨的原因,我认为去年大部分由供求关系主导,而今年预期是主导因素,这种地王频现,包括价格一直涨使很多人有点恐慌,尤其是大城市,这种房价上涨的预期,逼迫着自住需求加快入市,同时一些投资投投机需也开始活跃起来。这样的背景下,房价往上涨,会维持一段时间,我估计应该会涨到明年上半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