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房企的四类“成绩单”
(2009-04-13 17:47:07)
标签:
房产 |
分类: 企业发展:死去活着与做大 |
上市房企的四类“成绩单”
随着房地产上市企业08年年报陆续公布,尽管市场低迷,处于“寒冬期”,但企业经营业绩却有明显的分化。克尔瑞中国的研究表明:
显著增长型:保利、万通
虽然2008年被公认为房地产市场的拐点,进入行业的“寒冬期”,但是不乏有一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寒冬中逆市飘红,例如:保利地产、万通地产等。这一类企业2008年业绩显著增长。保利地产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155.20亿元,净利润22.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24%和50.36%;万通地产业绩也有明显提升,且运营效率提高。万通地产营业收入48.41亿元,同比上升122.47%;销售净利率17.17%,同比上升4.53个百分点。企业费用率仅5.77%,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
稳健型:万科、中海外、招商
万科、中海外、招商等全国性开发商,企业规模较大,全国性发展有一定基础,业务运作以及战略执行能力较强,在调整时虽没有太大增长,但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08年万科营业收入较2007年有一定增长,主营业务收入409.9亿元,同比增长15.5%;2008年中海外实现营业收入188.92亿港元,同比上涨13.58%;实现签约的销售收入266.11亿港元,同比上涨19.82%;招商地产主营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减少13.1%;但签约销售收入为61.2亿元,扣除南京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收入,销售收入为47亿元,较2007年增长27%。而从净负债率方面看,万科、中海外和招商分别为34%、47%和1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另外,北辰实业、中天城投、渝开发等区域优势较明显的开发商业务增长也较为稳定。
潜力型:招商、中华企业
无论在何种市场,资源优势都将会为企业业务发展带来动力。招商地产土地储备丰富,现金充足,未来业务规模将有一定增长。2009年招商地产计划同时推进28个项目的建设,在建面积413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12万平方米,预计竣工和销售面积171万、120万平方米,按2008年销售率和销售均价计算销售额将达100亿元左右。另外,预计至2009年底招商地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5亿元;招商地产净负债率仅为18.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财务运作的空间大。优秀的资源配臵能力将为招商地产未来发展带来充足的动力。
中华企业项目受区域规划支持。中华企业在南汇地区的项目是2009年的发展重点项目,受政策以及规划等方面影响,区域市场有一定增长潜力,项目销售情况乐观。另外,中华企业现金充足,保证了企业业力稳定开展。中华企业在成功发债12亿之后,预计09年底现金将达27亿元,较2008年预计增加74%。
表现欠佳型:首创、复地
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全国各区域寻求发展时遇到一定阻力,如首创置业和上海复地等。2008年,首创置业签约销售收入37.4亿元,同比下降53.25%;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27.03%;2008年上海复地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下降6.14%;签约的销售收入32.33亿元,同比下降37.41%;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高达85.7%。另外,首创置业和上海复地净负债率分别高达110%和136%,较高的负债率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一定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