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楼市回暖与否,还看股市脸色!

(2008-08-22 08:36:44)
标签:

房产

分类: 购房指导:买房和投资故事

楼市回暖与否,还看股市脸色!

 

股市太不给奥运会面子了,不仅没迎来万众期盼的“奥运行情”,反倒再度大幅下挫,跌破2400点,股指倒退到2006年下半年的水平,只可怜亿万被套股民凄凄惨惨戚戚。另外还有一大拨难受的人:去年以来买过房的和眼下准备买房的人。

 

去年全国房价大幅上涨,高位入市的人最担心今年房价下跌,脆弱心灵正被蹂躏的首推房子已沦为负资产的部分深圳业主。而有购房计划的人,目前一样忐忑不安,因为不知房价会不会下跌,如果仅是短期盘整,而后像前几年那样重新进入上涨通道,岂不是美梦又要落空。

 

决定楼市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宏观经济周期、房价泡沫程度、城市化进程、货币政策等,但也有些指标可以从侧面预示楼市发展趋势,股指就有这种神奇的功能。前段时间笔者在做房地产泡沫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在一些国家,股市和楼市的走向非常一致,而且股市稍稍走在楼市前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示楼市走向。

 

台湾股指从1987年的1000点飙升到1990年2月的12682点,其后崩盘,狂跌到1990年底的2700点,而台北房价由二季度的每坪28.79万,降至第四季度的每坪27.21万,仅下跌了5.5%;直到1991年,房地产泡沫才正式破灭,然而房价并未出现暴跌,而是持续几年的阴跌。

 

日本也类似。日经指数从1985年的12000点上涨到1989年底的39000点,然后暴跌到1990年底的20000点;而地价的下跌则姗姗来迟,以1991—1992年的跌幅最大,1992年3月与1991年3月相比,跌幅高达20%以上,其后步入长期阴跌;到2002年,日本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下跌了约80%,与日本股票市场的跌幅相近。

 

其共同的规律在于:房价上涨与股市上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但在股市回落时,房价回跌的时间较股市递延,且房价调整的幅度远小于股市,显示出房市稳定度优于股市。股票和房地产同属资本品,但前者的投资投机特征较后者更为鲜明,因此对于市场的敏感度更高,当心理预期发生改变时,先是股票投资者纷纷夺路而逃,接着楼市投资者陆续撤离。

 

这一国际经验同样可以获得国内的佐证。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调整,业内绝大部分人都认为2007年9月27日出台的“二套房贷新政”是主因,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同期股市的变化。2007年10月16日,股市达到阶段性顶峰:上证指数6124点,之后开始持续下跌,今年4月首次跌穿3000点大关,至今已低至2400点左右,累计大跌逾60%,这跟日本、台湾当年的股价崩盘情况非常相似。而楼市调整稍晚于股市,今年上半年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大幅萎缩,但房价依然小幅增长,但按目前市场态势,下半年将出现整体性小幅下跌。

 

实际上,除了股市指标领先于楼市指标外,股市对于楼市具有明显的单向作用力。在股价高涨期,“财富效应”显现,股民的虚拟资产快速膨胀,让其觉得成了“有钱人”,剌激包括车市和楼市的在的消费行为;在股价下跌期,“财富效应”消失,投资者虚拟产品缩水甚至被套,让其觉得重归“穷人阵营”,花起钱来变得缩手缩脚,像房产这样的大额商品,更不敢染指。当然,在股市下行期,也不排除部分投资者从股市撤离,转而进入更具保值性的楼市,但并非主流。

 

我们常说中国住房市场的刚性需求有多旺盛,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情况下,这是实情,但如果投资、投机者都不玩房产了,那么楼市也不可能很快闹腾起来。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想要知道房地产市场何时回暖,并重新步入上升通道,不妨密切股市走向。

 

本文刊发于《东方早报》个人专栏

 

长三角房价,将步珠三角后尘

研判当前楼市泡沫意义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