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上海楼市,将回归2006形态

(2008-01-07 08:18:3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上海楼市

房产

分类: 市场风云:洞察大势看未来
2008上海楼市,将回归2006形态

 

关于楼市走向,一直是业内外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大部分民众更关心住宅市场的起伏涨落。本文笔者重点从供求关系的发展演变上,分析研判一下上海住宅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了使分析逻辑更加清晰,就采用先近焦、后远焦的述事方式。

 

首先,看看堪称关健的11月楼市态势。其实从10月开始,上海住宅成交量就有明显下降,房价亦显露疲态,但仍维持供不应求的架势。11月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变成了供大于求。11月全市商品住宅新增面积108.9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9.7%;全市住宅市场成交量为212.2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0%;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27.1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4.19%;商品住宅供应降幅远小成交降幅,证明市场确实转冷。12月份的数据表明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其次,再来回顾一下全年的供求关系演变。今年1月住宅市场供大于求,2、3月供不应求;4月住宅供求比为1:0.88,供略大于求;从5月开始转变变为连续半年的供不应求,6月供求比达更是到1:2.04,成为全年高点,供应严重不足,其后逐渐回落;11月1:0.91,重新出现供大求于的状况。这充分表明,今年上海住宅市场经历了一个由低谷—回暖—高潮—回落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短期发展轨迹。反映了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市场机制自身的运行规律。

 

再次,从近几年的供求关系作大跨度的分析。从2002年到2006年,上海住宅市场的供求关系依次为1:1.19、1:0.86、1:1.07、1:0.7、1:0.98。这组数据蕴含的意思是:2002、2003、2004三年供求基本平衡,由于“国八条”的严厉调控,使2005年明显供大于求,2006年步入均衡状态。今年以来,楼市加快回暖、重新繁荣,整体表现供不应求。

 

当然,仅看供求关系还不能透彻分析清楚市场态势,不妨再加上成交量做旁证。从2002年到2006年,上海住宅预售量(新房成交量)依次为2588万平米、2711万平米、3310万平米、1794万平米、2148万平米。这组数据背后的故事是:2002、2003、2004三年成交量递增,2004年达历史高点,市场极其繁荣,2005年步入低迷,2006年稳步回升。2007年全年住宅(新房)成交量将达2700万左右。这再次证明半年前笔者曾说过“6月高点难以持续”(6月住宅成交量达300万平米)。

 

与往年相比,今年2700万平米的成交量比合理值略高,2004年3310万平米的神话以后恐难以再现,按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相关报告,现阶段上海一手住宅年成交量保持在2200-2500万平米之间比适合量,过高则表明投资、投机成分偏大,过低则表面合理需求受到外部因素(如调控政策)的强行抑制。

 

综而言之,接下来的几个月,上海楼市将步入盘整,供大于求是主流,价格也会有年下调。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两点:一是由于近两年上海新增住宅用地偏少(即使算上年底连续推出的住宅用地),2006年住宅开工量同比2005年明显下降,2007年同比2006年又有所下降,这意味着2008年上海住宅供应依然偏紧。二是上海住宅市场的刚性需求规模较大且比较稳定,很难冀希望2008年需求大幅萎缩,当然投资、投机性需求也会比2007年有所减少。

 

如果仔细考察这两个因素,结论也是很明白:2008年上海住宅成交量比2007年有所下降,供求关系将趋于平衡,从而导致价格同样趋于平稳,市场形态更类似于2006年。最后还是要表明我的观点:经过接下去几个月的调整之后,假如明年二季度没有重大的、严厉的调控措施出台(类似“国八条”和“国六条”),则2008春夏交替时节,上海住宅市场仍会有所回暖,但期望大涨已不现实。

 

2008调控第一炮打响了

权威评审: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事件

还贷这点破事:提前、不变、拖欠?

2008第一天,知足·感恩·加油

惊现供大于求,上海房价短期将跌!

万科想做“活雷锋”,地价也难降!

看房价不能“近视眼”,长期升值是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