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火了,楼市凉了

(2006-11-22 15:02:12)

 

 

今年以来股市牛气哄哄,近期上证指数一口气攻占1800点、1900点、2000点大关,屡创五年来的新高。与之相反,楼市却凉风频吹,以至多个朋友和网友向我问起,目前楼市是否还有投资价值?老实说,这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况且也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从侧面也反映了一不容忽视的事实:虽然70%左右买不起房的城镇居民都盼着房价跌下来,但仍有为数不少的有钱人仍念念不忘房产投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必然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均衡,这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必然。如何进行投资,永远是部分群体考虑的问题,因为钱存银行实际上是在贬值。

 

而股市和楼市,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私人投资市场,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点。对于股神巴菲特这样的专业投资者而言,机会与风险并存的证券市场永远是最爱,对于娱乐明星刘德华这样的对不谙股市风情的有钱群体,多买几套房似乎永远是零风险的选择。但对于手中有些余钱,却又非大富大贵之族的普通富裕阶层来说,投资股市还是楼市,很多时候是个非彼即此的选择。笔者试着从三个方面对这两个投资市场进行简明比较。

 

首先、市场投资的风险性。回报率和风险度,永远是投资者们最关心的两个东西,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投资皆有风险。但同样是风险,股市和楼市的性质却有些区别。股市属于高风险高回报,适于短线炒作,看看那些天天腻在证券部的老头老太就会明白,短期衡量,股市有点像打麻将,是个标准的零和游戏——容易让人上瘾。若以长期而论,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只要GDP在增长,股指总的趋势必然是上升的,日经指数、恒生指数、道琼斯指数等都在一万点以上了。但股市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所选个股,像工行这样的大盘蓝筹股肯定是长期趋涨的,但若不幸选中了垃圾股,则别指望几年后能捞回本钱。而楼市投资,更多地让人称道是其保值和增值功能,因为土地的稀缺性和城市的持续发展全世界同理,而且中国现阶段的快速城市化更强化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讲,房子有点像黄金。可是,当房价处于快速上升期时,其投资特点和股市非常相似,大量短线炒作者纷纷入市淘金。

 

其次,市场发展的周期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的投资市场都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而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所以股市和楼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随着国民经济而潮起潮落,上世纪九十年初日本经济、股市、楼市一起跳水就是明证。既然存在周期性波动,那么投资的时机选择就非常重要。在周期性特点上,两个市场明显不同。在牛市中,股市是波浪式前进,每次大的冲高后都要回调,不断重复着“进二退一”的慢四舞步;熊市则表现为“退二进一”。这样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存着丰富的短线炒作机会。而楼市的上升期和下行期,基本上拉出的分别是一条平滑的大阳线和大阴线,这就意味着在上升通道中,只要投资就能获利,而在下行通道中,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任何短线炒作价值。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判断何时到顶或到底,无论股市还是楼市,有时候在顶部和底部盘整的时间较长,准确预测何其难也。目前中国的楼市正是这样一种顶部盘整的状态。

 

再次,市场环境的成熟性。美联储只需通过调整利率,就可以轻松地影响经济走势,表明美国市场经济的成熟性和规律性,这也就是为何美国经济虽仍难以避免周期性的波动,但再也不会重演1929年经济大崩溃,即使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灭也不过尔尔。中国的市场经济远未达到美国的成熟境界,理所当然,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行政性干预。股市和楼市亦如此。长达五年的熊市,曾让无数股民心寒,即使眼下上证指数重上1800高点,深套其中的仍大有人在。以往,中国股市因不反映经济走势广受诟病,如今,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券商限期重组的完成,股市似乎迈进了一个新时代。更有专家预测“2008年有可能上涨到2800点,甚至挑战3000点,未来的10年应该是这100年中最好的时期”。与走出阶性黑暗的股市相比,楼市却正在阵痛中。自1998年以来,原本是抱着住宅市场化的雄心,怎奈住房保障一直拖后腿。不得已,现在大吃补药,也只有完善体制、机制之后,楼市才能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楼市和股市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股市是对投资者全面开放的,而楼市必须要撇开跟社会保障有关的部分住宅市场,比如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中低价商品住宅。至于控制面的大小和拿捏的松紧,完全在于政府。过去几年中,包括英国、美国、西班牙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波楼市繁荣期,同样也不乏投资盛行的现象。由于要“亡羊补牢”地补足住房保障的“短板”,如今房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相关政策的限制。但是,只要不动产保值增值的属性还存在,就会被某些人当作投资品购买。而实际上,对于中高档住宅市场,政府也并未明确限制投资行为。但事实是,股市正牛,楼市渐熊,数据表明资金正由楼市流向股市。任何时候,资本总长着一个市场化的鼻子。

 

若用一句回答本文开头的问题,则是——对于心态平稳长期投资客而言,楼市永远都有价值;对于急吼吼想赚大钱的短线炒作者来说,股市更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