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BL的实施:步骤、问题及策略(三)

(2009-11-30 21:20: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
PBL的实施:步骤、问题及策略(三)
南京大学 崔映芬

三、有效实施PBL的策略

 

1、问题的设计要合理

 

 问题是实施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的核心,因此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是决定整个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8]。然而,问题好问题一般问题之分。问题的质量不仅影响小组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及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在PBL问题的设计与实施中,并非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是有效的,更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指向高级思维技能。问题应该设计成学习者的认知挑战,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促进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和高级思维技能[9]。一个好问题应当具有下述特征:

 

1PBL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激励他们去探索、去学习,并且设计问题时需考虑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学习态度,选择与之相当的问题。

 

2)问题应该是劣构的(ill-strucred)、开放性的(open-ended)、真实的。劣构问题一般是宽泛的、开放的,可控制的变量较少;模糊界定、目标不确定、结构不明确;没有简单、固定、惟一的正确答案;多种解决方案、解决途径,甚至是没有解决方法。问题必须是基于真实的情境的,从而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有利于学生运用策略性知识,发展策略性思维,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3PBL的问题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基础,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希望学生掌握的主要概念、原理等。保证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深度、跨学科,并确保问题的复杂程度与真实生活问题相当,既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发展能力,跨学科的问题学习注意与学科知识统整。

 

4)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10]

 

2、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PBL是一种强调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是否融洽、能否充分发挥功能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得以迅速、有效解决。不同的学习者有自主、独立的思维方式及习惯,当PBL小组内的人对问题产生异议时,学习者应当利用小组优势进行多项的不同的协作模式,包括组内的竞争、辩论、合作、协商等等,统一问题解决思路。

 

PBL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的共同合作,因此,如果要提高BPL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提高小组的合作技能。从理论上讲,应该让学生在进人PBL之前就具备以上各项技能,而事实上这一点很难做到。对于成功的PBL小组而言,必备的技能包括:达成一致的技能、对话和讨论的技能、小组调节机能、冲突管理技能、小组领导技能。学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技能,但是,通过有意识的、适当的训练,大部分的学生会逐渐掌握。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弥补学生在这些能力上的不足。第一,开设专门的合作技能课程,作为选修PBL课程的前提;第二,在进行PBL课程的同时开设一定的技能训练课,两者同时进行;第三,教师和指导者在学生进行PBL课程的学习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技能训练[11]

 

PBL课程中,为了促进小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及使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师应当知道如何应对并且充满智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另外,如果PBL的问题较为复杂、是劣构的,并且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师的监管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那么就更有可能组间的互动会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合作性的学习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3、教师的角色——促进者facilitator    

 

Barrows对进行PBL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做了这样的描述: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稍差一点的指导者,即便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也至少应该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虽然是一个学科专家,但却拙于指导。由此,他提出了一个胜任PBL的指导者应具备的两种基本技能,这就是学科能力和指导技能

 

教师要清楚课程安排,且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PBL课程中,教师充当的是促进者的角色: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状况,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帮助学生反思自身经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维持小组的讨论热情和动力,并督导工作的进行,确认所讨论的内容符合课程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在七级跳策略的第七阶段中扮演更主动的角色,确认学生确实完成学习任务,辅导小组呈现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省查是否对问题及解决过程和方法理解透彻、自己的认知、理解及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否能够进行适当的积极的迁移,鼓励学生提出疑惑之处并彼此间相互交流、探讨。

 

教师的不当行为会对PBL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时时压制控制小组讨论的冲动,不能过于主导。PBL要求“从教师监管或外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引导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管理或内部引导。这意味着PBL课程刚开始时教师进行较多的引导,而到后来学生自身的主导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发挥。好的教师知道何时并且如何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12]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独立、批判性思考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4、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必须明确:PBL的评价只是种工具,而且是促进、加强个人和小组学习的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评价方式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PBL课程所采用的评价形式应该是能够激励学生以PBL学生应有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果评价形式只是要求学生记忆零散的事实,PBL 课程是不可能成功的。问题学习的开放性使得PBL评价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的,而要设计书面考试(笔试)、实践考试(操作考试)、口头陈述、书面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应该遵照课程基本原则与课程目标来设计、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其二,评价的主体应该由传统教育的教师这惟一评价主体转变为教师、家长、社区、学伴与自我的多元评价主体,以多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进步与智能发展[13]。三是评价内容。PBL小组中学生的活动与表现当列入评价之中,可以由老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来给分或等级。另外,也应当就整组表现来评价。

 

显而易见,本文对PBL有效实施的策略的探讨是在理论层面上的,是基于应然状态的。一些合理的对策在实际的操作中也许会遇到相当的阻力。要真正践行PBL的理念和宗旨不一定要求范式的转变,但改变教师、学生对于PBL的认识及相关能力是必要的[14],并且学校的管理方式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注释:

 

①详见: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中国高教探索,2004,(10).

 

②转引自:陈宁,辛增友.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

 

参考文献

 

[1][4][6][12] Dolmans, H.J.M. et al. 2005 Problem-based learning: future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Medical Education, 39: 732–741.

 

[2][9] 余峰彬,程南生.建构主义指导PBL问题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07,(6).

 

[3][5][14] Moust, J.H.C., Van Berkel, H.J.M. and Schmidt, H.G. 2005 Signs of erosion: Reflections on three decad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50: 665–683.

 

[7][11]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效性的技能[J].上海教育科研,2005,(8).

 

[8][13] 刘晓艳,钟志贤.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9).

 

[10] 徐美娟.论基于问题学习中问题的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07,(3).

 

作者简介:崔映芬,出生日期:1985-6-20,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2009-07-07  人教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