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天的行板 伦理的颂歌 生命的礼赞---莫怀戚散文《散步》的语用学解读(2)

(2006-03-27 11:54:05)

<七>、语气语用义

本文话语共5句,第一句话为间接引用,第二句至第五句为直接引用:

①“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课文此处没有标引号,句式为陈述句(肯定语气)。“我”对母亲一片赤诚的人子之情跃然纸上。

②“(儿子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句式为陈述句(判断语气),表现了儿子的调皮、聪颖,出语机灵、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

③“(我说:)‘走大路’。”句式为祈使句(确定语气),“我”的情感天平在这一特定的时刻毅然决然地向着母亲倾斜。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句式为祈使句(求询与肯定语气),祖母对孙儿一腔关爱呼之欲出。

⑤“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句式为祈使句(命令口气),亲密无间的母子深情和一往情深的祖母心怀令人动容。

<八>、动词

感悟《散步》的语言之美,还应重点“敲击”那些动词。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熬”字就大有“嚼头”。这个动词既写出了母亲的体质羸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以及对母亲的眷恋和尊重,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又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一句,则表现了初春勃勃的生机。“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都给人们渲染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尤其是“铺”、“密”这两个动词,充分表现了春天草木萌发的朝气,给人一种享受不尽的生命活力。结合具体语境,可知语句其实是为了渲染散步时的欢乐,并暗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获得了生命的活力,是对生命的礼赞。

中国散文特别讲究意境,《散步》亦不例外,本文营造了一个悠远深邃的艺术世界,对本文的理解同样需要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调动想像力去感知。因为艺术世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和还原,而是经过了艺术化的抽象概括。此外,散文结尾留下的艺术空白(虚拟语境),既为读者借助现实世界的语境知识,发挥想像加于填补提供了可能的语境,又给对文本的解码增加了一定难度,尤其因为面对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教师教学时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言内语境”要素进行充分的挖掘,方能奏功。

三、言伴语境

本文中的“言伴语境”主要体现为能反映人物心理结构的副语言和体态行为,共有三处,两处明显,另一处则比较间接(写妻子“总是听我的”,与“我”无声的默契。这种间接的“言伴语境”也可称为“准言伴语境”)。明显的两处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和“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前者写母亲看见远处的美景,了解其对孙子的吸引力,于是改变主意,其对孙子的无限疼爱的情感尽在“摸摸”这个体态行为语中。后者则表现了母亲温和的性格、母亲对儿子的顺从、信任与尊重。

与“言伴语境”密切相连的是语用规则。在语用中,交际双方必须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主要包括质的原则、量的原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得体的、宽容的、表扬的、谦逊的、同意的、同情的原则。《散步》中的祖孙三代之所以能够完成这次温馨的春日出游,正是由于他们都自觉遵循了这些语用规则。例如当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的“分歧”发生时,“我说:‘走大路’”,这句话符合量的原则和关系原则,又符合听话人的认知背景,妻子和儿子都听得懂,儿子知道爸爸妈妈都非常孝敬奶奶,故儿子没有丝毫非走小路不可的赖皮行为。她们都认为顺从老人有理,应当如此;这句话又简洁明了,符合方式原则;同时这句话也符合尊敬老人、和睦家庭的礼貌原则。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实践中,语用学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初次涉猎,不惴浅陋,涂鸦此章,盼能得到方家教正。最后,让我以一幅“家庭同心圆”图,为本篇拙论画上句号。

 

 

附:《散步》的家庭同心圆(略)

 

(2000年7月3日)

贤良

温顺

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