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味,还有专家认为,人类和动物寻找自己的良配也是根据对方的气味确定终身。总体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由于饮食、气候、文化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体味。但并不是说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身上就没有味道。体味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遗传、饮食、卫生习惯等。
汗液排出后经皮肤表面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的分解,产生臭味,称为腋臭。而在狐臭方面,有学者调查显示,黑人患有狐臭的概率最高,白人狐臭概率在80%左右,而东亚人的狐臭概率最低,韩国狐臭率低于3%,中国狐臭率低于6%,而日本人的狐臭率是亚裔人当中最高的,但是也比欧美人少很多。要想知道为什么会有狐臭,就要先来聊聊狐臭是怎么冒出来的。
汗腺分泌汗液,其中水分在皮肤表面的蒸发能散发体热。出汗是哺乳动物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相似,人类皮肤有200多万个汗腺,可看作是特种形式的肾脏。在排泄废物和保持水、盐平衡上,其功能与肾脏的功能可互相补偿。当肾脏功能减退时,汗腺能补偿一部分肾脏的排泄功能。尿毒症病人在皮肤表面堆积的尿霜,即为由汗腺排出的尿素。在人类的身体上其实有两种汗腺,一种非常小,叫“小汗腺”,基本上在身体上哪儿都有,并且绝大部分汗腺都是这种小汗腺;
还有一种是比较大,叫“大汗腺”,而这些汗腺只喜欢呆在特定的地方,比如腋下和胯下。分布在腋下、乳晕、阴部及肛门周围等处的汗腺较大,称为大汗腺,其分泌物为较浓厚的乳状物,其中含有脂类物质及水。脂类物质经细菌分解后可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发生一种特殊的臭味,如同狐狸身上的气味,故俗称狐臭。大汗腺在青春发育期才逐渐具有分泌功能。有的人大汗腺分泌功能较正常人旺盛,其腋下等处汗液产生狐臭味,即为(局限性)臭汗症或狐臭患者。此病好发于青年特别是青年妇女。女病人在月经前后、怀孕期间臭味更为显著。部分病人有家族史,这些患者大汗腺分泌物是否具有易为细菌分解的特殊成分,尚待研究。狐臭并不影响身体健康,患者不必过分紧张,其治疗以清洁、干燥、杀菌、收敛为原则,腋臭严重经其他治疗无效者,可应用手术切除,疗效较好。
通常来讲,从小汗腺出来都的汗,基本就像清水一样,没啥味儿,所以跟狐臭沾不上边。而大汗腺就不一样了,从它里面流出的汗内,除了水,还夹带着蛋白质和脂肪酸这些物质。本来夹带的这些物质也没啥,但问题就出在咱们的皮肤上,其实还有很多的细菌作伴。于是这些排出的物质,就像是给细菌们开了家“自助餐”,不仅给细菌提供了生长条件,并且细菌通过分解这些物质,还释放出了许多“不饱和脂肪酸”,而这就是臭味的源头!
既然每个人都有大汗腺和细菌,那么理论上应该所有人都有狐臭才对。并且在几千年前还真是这样,人类的老祖先们,个个身上都带点狐臭味,并且在当时,有狐臭才是常态,没狐臭的反而是异类了......
不过啊,时间一长,这事情就慢慢改变了......也造成了如今不同体味的局面。在大概两千多代前的人类,那时发生了一件概率很低的事情。那时候,人类的祖先从热带的非洲,“溜达”到了亚热带的亚洲,也正是这次的“溜达”,导致控制大汗腺分泌的某个基因进行了突变,而造成的结果就是“从大汗腺流出的汗,变少了”!而流的汗变少了,这就让皮肤上的细菌,本来是吃的不限量“自助餐”,现在只能吃点“残枝烂叶”,这样一来,身体自然就清爽多了,臭味也跟着减淡了。而此基因突变,还主要发生在了东亚这边,尤其是中国人,有95%的人都中了这个“清爽基因”。并且这个基因,一代接一代地传了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没啥狐臭。
蛋白质分解可以通过酸或碱中加热的方法实现,也可以通过蛋白酶的作用进行。在生物体内,蛋白质降解酶将蛋白质降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这些多肽和氨基酸随后被人体吸收。
蛋白质细菌分解的过程主要通过酶的作用进行。细菌利用其酶系统将蛋白质的肽键断裂,逐步将其分解成较小的肽段,最终分解成氨基酸。这个过程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加热,或者通过细菌自身的酶系统完成。
蛋白质细菌分解的主要产物是氨基酸。此外,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胺类、氨、苯酚、吲哚和硫化氢等,这些产物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分解过程也可能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和维生素,这些物质可以被机体利用。凡能使蛋白质水解和发酵产酸的细菌称为酸性蛋白质分解菌,如粪链球菌液化变种(streptococcus
faecalis var.liquefaciens)和溶乳酪微球菌(Micrococcus caseolyticus)
。这类菌污染腌制品产生腐败时,生成吲哚、甲基吲哚、硫醇、硫化氢和胺,产生恶臭,有时还会生成一些有害物质:
1、糖分解产物
细菌分解糖类后,可以产生有机酸(主要为乳酸、醋酸、丙酮酸、酪酸等)、气体(主要为CO2、H2和沼气等)和醇类。
2、蛋白分解产物 细菌应用各种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其最后产物包括有机酸、胺类、靛基质、硫化氢、硫醇、CO2和氢等。
3、一般来说,有强烈分解蛋白质能力的需氧菌中的大多数细菌,同时也就是脂肪分解菌。脂肪分解后主要产生甘油和脂肪酸,最终脂肪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