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经营点滴 |
(1)国营企业的关心、爱护、理解员工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底下的,表面上职工的生老病死都照顾到了,实际上一无是处:
一来“大锅饭”式的关心、爱护、理解员工,其实忽略了员工的个性需求,该照顾的没有得到充分照顾,不该照顾的照顾得太多;
二来照顾太细,养懒了人,或者束缚了人的发展,导致国营企业的员工离开了企业后难以适应在社会上生存;
三来在现在市场经济底下,国营企业的关心、爱护、理解员工已经成为空话,企业尚且难生存,根本没有能力再去关心、爱护、理解员工了,现在国营企业的相当部分职工尤其是下岗职工已经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了。
(2)已经人所共知的事实:国营企业的领导是一个政府官员,而不是甚麽企业管理者。他是由政府委任,对政府负责,甚至对直接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官员负责则可,在对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忠诚度方面依赖于个人良心,这是最不可靠的,因此大量的国营企业都是“穷庙富方丈”!
国营企业的领导不是企业的股东,他的责任心是大打折扣的,很多国营企业的领导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动力很缺乏,因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何必搞那样多花样呢,不求有功,过得去就行了,自己先赚一笔再说,企业不行再换个岗位继续。
(3)国营企业的败笔在于所有者缺位,而不是其他因素。国家是一个虚拟的出资人,它是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的,导致国营企业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无人理,混乱一片;二是产生内部人控制,要麽把企业掏空,要麽把国营企业逐渐民营化,目前搞得好的国营企业多是这类。
(4) 国营企业在用人方面仍然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片面强调奉献与忠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应该随时而变,更着重于强调员工对自己职业和岗位的忠诚。员工是流动的,即使是国营企业也不例外,不可能长期对企业有很高的忠诚度,但员工可以对自己职业和岗位有很高的忠诚度,这就是所谓“职业态度”或“敬业精神”。
(2)已经人所共知的事实:国营企业的领导是一个政府官员,而不是甚麽企业管理者。他是由政府委任,对政府负责,甚至对直接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官员负责则可,在对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忠诚度方面依赖于个人良心,这是最不可靠的,因此大量的国营企业都是“穷庙富方丈”!
国营企业的领导不是企业的股东,他的责任心是大打折扣的,很多国营企业的领导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动力很缺乏,因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何必搞那样多花样呢,不求有功,过得去就行了,自己先赚一笔再说,企业不行再换个岗位继续。
(3)国营企业的败笔在于所有者缺位,而不是其他因素。国家是一个虚拟的出资人,它是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的,导致国营企业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无人理,混乱一片;二是产生内部人控制,要麽把企业掏空,要麽把国营企业逐渐民营化,目前搞得好的国营企业多是这类。
(4) 国营企业在用人方面仍然计划经济的色彩浓厚,片面强调奉献与忠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应该随时而变,更着重于强调员工对自己职业和岗位的忠诚。员工是流动的,即使是国营企业也不例外,不可能长期对企业有很高的忠诚度,但员工可以对自己职业和岗位有很高的忠诚度,这就是所谓“职业态度”或“敬业精神”。
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E-mail:pengyangjun@126.com
作者简介:banpeng ,真名彭阳军,另一网名banpeng1,企业经营者和网络活跃分子,1971年5月生,男性已婚,广东高州人,长期暂住深圳
前一篇:我对制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