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选择群体免疫的利与弊

(2020-07-23 21:27:25)
分类: 理论交流
连日来每天一百多个新增确诊,尤其是大多数源头不明的本地病例让人怀疑香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不是已经失控?是不是要趁势实现群体免疫?

欧洲新冠疫情演变过程说明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并不是那么可怕,确实是有点另一类感冒那种程度。不到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的累计确诊患者数就进入新冠病毒群体免疫衰歇期的尾声从正面证明了我的学术观点,

新冠病毒是毒性较低的病毒,人体和新冠病毒接触并不见得导致被感染,而且大多数人不会被感染。

一个有症状确诊患者意味着十多个无症状感染者,一百多个被传播未感染群体。有症状确诊患者的一成左右演变成重症危重症患者,其中倒霉的一部分会死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

也就是说,对于新冠病毒,被感染的有症状感染者达到百分之一左右就能够达成群体免疫,其死亡率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死亡率取决于有效的治疗和治疗方法,以及年龄结构等等因素。其死亡率还取决于我们是不是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不是大多数科学家阐述的被感染60-70%才能够达成群体免疫。这一点很像流行感冒,每一次流行感冒并没有带来大多数人的被感染。

只不过不像我的保守的百分之一的累计确诊患者有症状感染者就能够达成群体免疫。而是暂时看不到能够达到二百分之一的有症状感染者。

那么香港是不是应该趁早选择群体免疫呢?

按照欧洲的新冠病毒疫情演变过程,不按二百分之一,就是保守的一百分之一的最终累计确诊患者数,那么最终会有7万有症状感染者和7千重症危重症患者,以及3500左右新冠肺炎死亡,如果及时采纳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会降低到180新冠死亡。

按现在的医疗水平3500死亡相当于香港每年自然死亡率的三十分之一和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兜底群体免疫的六百分之一左右,确实是还不如一般的感冒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快选择群体免疫不愧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群体免疫是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世界人民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除非新冠疫苗真的像大多数国人期待的及时拯救全世界。

但是,全世界二百多所有的疫苗全军覆没是大概率事件,就欧美国家还没有哪个国家期待靠新冠疫苗战胜病毒。科技发达的欧美国家如此,那么科技相对落后的中国就不能指望新冠疫苗如何,更没有保证新冠疫苗来得及帮助我们人类。

事实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群体免疫随着印度、美国、巴西、南非等等人口大国和落后地区正式宣布准备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成为事实上的选择。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由港的特点。长期无法保证人身自由动不动被隔离是很难保证自由港的地位进而很容易失去自由港的位置,国际金融中心的位置也是难保的。

所以,就如荷兰是世界航运中心无法采纳完全的严控的隔离措施一样,香港也是不大适合长期处于隔离状态的。所以,走荷兰的榜样趁早走上群体免疫的路应该积极考虑。

也就是说,相关部门也许要着重考虑如何让公众安全的接触新冠病毒,如何实现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兜底的新冠病毒群体免疫?

在这里强调不是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治疗,也不是血清抗体治疗,而是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治疗已经被证明无法胜任群体免疫兜底。只有治疗效果能够达到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体治疗十多倍,并且方便大规模推广的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才胜任兜底群体免疫。

香港选择群体免疫的最大的缺陷在于对大陆的冲击,直接威胁深圳新冠疫情控制,进而威胁全中国。

但是,全世界形势,现在是中国的大多数国境线陆续被新冠病毒泛滥的国家包围,所以香港的影响有限,只要做好口岸管理。



注:

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因为针对新冠病毒有效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很高100cc输注血量就能够挽救一个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个康复者能够挽救6个重症危重症患者,而康复者可以通过健康者的献血输血得到保护。

康复者血液抗体治疗中5cc左右的输注血量可以起到代用疫苗的作用,一个康复者可以保护一百多个特殊群体的人。如果实现间接输注一个康复者能够挽救一百多个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